(经名)七十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详说十善业道及生死之过患,地狱等六道之业果,最后说身念处之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邪行】 p1191 杂集论七卷六页云:邪行者:谓贪瞋二烦恼、迷境界及见、起邪行。修道所断,见道所断,随其次第...(术语)又名尊时身。天台立法报应之三身,其报身分为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其他受用之报身,对于自受用而名为应身,...为临济宗之师家指导学人所用八种自由运作之机法。即:(一)天真大势,即天真自然、任运无作而不假方便之方法。(二)秘...【无所得相应四句分别】 p1094 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又复经言:无所得相应故者:若无所得,彼相应耶?应作四句。或无...【麤聚色】 p1472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又说麁聚色极微集所成者:当知此中极微,无体,无实,无性;唯假建立。展转分...(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天台宗以法华之妙异相对于“尔前”带粗之妙,乃为纯一无杂之醍醐妙味,故称纯圆独妙。所谓尔前,乃天台宗于五时八教...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守竹园寺有五百人,王舍城中也。”资持记释云:“因瓶沙王往彼,见大迦叶蹋泥修房。王...【沤钵罗】 亦云优钵,亦云优波陀。此云黛色莲华,又青莲华,龙依此住,从池得名。...(名数)华严之四法界也。...梵语 āpatti-pratide?ana。音译痾钵底钵喇底提舍那。阿钵底,罪过之义;钵喇底提舍那,对他说之义。即于说戒日或自...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大方广佛华严经...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临命终的时候天界现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答: 有...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根器不同,又难调难伏,非大菩萨难以做到度化各类一切众生,那...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按照唐义净三藏翻译的《浴佛功德经》(也作《浴像功德经》)...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二是虽然明理,但是还没有真正深信,所以犯错; 三是虽然...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么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年轻时贩履织席...
正法念经处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法明如来 | 下篇:正念 |
(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
烦恼邪行
胜应身
济宗八大势
无所得相应四句分别
麤聚色
欲法
纯圆独妙
净人聚落
沤钵罗
四种法界
说罪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利益众生的方法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