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复次业差别有三种,谓律仪业、不律仪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律仪业复有三种,谓别解脱律仪所摄、静虑律仪所摄、无漏...(杂语)法华经说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而有宝所。化城喻品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学明】 p138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学明?答:学慧。谓学位无漏慧。...【身土皆通有漏识变及无漏识变】 p0680 成唯识论十卷十九页云:此诸身土、若净若秽,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指弥勒菩萨。弥勒华译慈氏,以慈得名。心地观经云:弥勒菩萨法王子,最初发心不食肉,是故得名为慈氏。...全一卷。日僧元开撰。又作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东征传、鉴真大和上传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此书以汉文写成,...众生虚妄生灭,是为生死。诸圣涅槃境界,不为生死之所流转。涅槃梵语,又作泥日、泥洹、泥畔、涅槃那。旧译诸师,译...(术语)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容斋三笔曰:周世宗时,诏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三已上,念...天台宗于所立“五时”中用以表示第三“方等时”特质之用语。全称弹偏析小叹大褒圆。此语出自高丽天台宗大学者谛观所...【内明论略二相转】 p0367 瑜伽三十八卷八页云: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者、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二六时中,心中常有阿弥陀...有一个愚痴的农夫养了七个活泼健康的儿子。他每天带着儿子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倒也过得和乐融融。有一年,天...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仰慕老和尚的道风,专程上山参拜。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 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出家、修持。五年以后,年轻的比丘得到佛陀的许可,独自一人离...
离垢眼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离念真心 | 下篇:离垢世界 |
又作金神。本指金铜之像,后因佛身常敷以金色,故金人又指佛,或佛像。佛教传入中国之情形,曾有多种议论。据载,西...
烦恼薪
律仪业
五百由旬
学明
身土皆通有漏识变及无漏识变
大慈尊
唐大和上东征传
转生死依涅槃
受戒
弹偏析小
内明论略二相转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念佛
杀子成担的故事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