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容斋三笔曰:“周世宗时,诏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三已上,念得经文,经本府陈状,两京大名京兆府青州,各起置戒坛,由官试验,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与近世纳钱于官便可出家者异。”又真言宗受三昧耶戒者须百日加行,其正受戒,用最严密之作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日经住心品云: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此三句大日经之大宗也。 依菩提心起大悲,故...(术语)于大乘之法,立一切众生悉皆成佛上,有二种之别。生得成佛者。言众生之心性清净。自可成佛也。修得成佛者。...即脱除袈裟。其法有定制,抽衣时,先将左膀上之衣放开,然后用左手拿住两衣角,再将右手之袍袖放在衣内,左手拿住衣...指断除淫欲之禅净修行。杂譬喻经(大四·五二九中):“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出自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由十字而成佛顶尊之真言,故称十字佛顶真言。印相:二手内相叉为拳状,二大拇指并屈入掌...亦名:开畜贵物、贵价衣开畜 子题:贵价衣、氍毹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四分,因开着檀越施衣故,瓶沙王送所著贵价...指于坐禅之际兼行念佛之行法。念佛有观像、观想、实相、口称四种,其中,观想念佛之法系由印度传来者,如佛驮跋陀罗...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作佛为娑伽罗龙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佛陀于龙宫为娑...(植物)Airāvaṇa,又作伊罗钵多罗,伊罗钵那,伊罗婆拏,黳罗叶,医罗叶,伊兰等。元为草名。以名天帝之象。华严...(天名)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于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于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妙行】 p0700 瑜伽二十二卷十二页云: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妙行。如伽他说:身妙行能感可爱诸异熟,于现法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无明主。 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 常审常恒,四空定避而还起。 虽有覆而无记...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门深入。 解和行怎么深入?要专看净土宗方面的书:净土...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为了名利,一天到晚辗转在世俗尘...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学家。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谈及到人心...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受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受衣 | 下篇:受戒给牒 |
梵语 ?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
三句
大乘二种成佛
抽衣
梵道
十字佛顶印真言
畜贵物开缘
念佛禅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堙罗那
伊舍那
妙行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米从哪里来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圣严法师《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人心的九个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