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名语密,即持诵真言时的口业,因它不但含有妙用而且隐秘,所以叫做口密。...(名数)佛有九种之横难。...(术语)梵语部多bhūta之译。(一)法自未来生相位流至现在位之一刹那也。与现在同义。(二)对于求生而言。即本有...(杂语)以泥沙欲煮成饭也。首楞严经曰: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即因明、六合释及八转声三者之并称。又作因六八啭。三者之中,因明为印度之论理学(逻辑学),六合释为解释梵语文法...寂静,梵语 ?āntika,音译扇底迦。与寂灾、寂然、息灾等同义。又作寂灾真言。大日经疏卷八解说寂然护摩时,说此真...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为“散无表”之对称。定,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精神状态。无表,为“无表色”之略称,指依于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名数)一身出家,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是也。二心出家,大乘之菩萨居士是也。如维摩贤护等。...【瞋身系】 p1321 集异门论八卷七页云:云何瞋身系?答:瞋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广说乃至现为过患。是名为瞋。...三境者。 一、性境 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毗尼日用切要...准提咒持诵仪轨...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独不曰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在乎?又不曰三大士...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的事莫过于情爱,情爱作为文艺作品和影视永不衰落的话题而为世...
大般涅槃当中,到底它是产生了一个多大的作用,所谓的四智菩提,我们来看第一个释名: 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有时还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这层障碍?又弟子身体很差,很消瘦...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嘛? 你请某人做件事,也许,他会回答你:我最近很忙,...
烦恼薪
【佛学大辞典】
上篇:烦恼余 | 下篇:烦恼藏 |
任持方便者,谓于资粮所有方便。瑜伽方便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相方便者,谓于止举舍相中所有方便。决择方便者,谓...
口密
九难
已生
煮沙
因六八转
寂静真言
一二三四五六七
定无表
二种出家
瞋身系
三境(二)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游名山不愿西方

神通的本质和类别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把八识成四智菩提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