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五种之通力。身口意三业,通用无碍,变化自在,谓之通力。一、道通,以证悟中道实相之理而得之,如菩萨之通力无碍者。二、神通,神为心神,凝心修定所得,如罗汉之通力自在者。三、依通,依凭药饵符咒等所得,如神仙之灵变自在者。四、报通,亦名业通,以果报而自得之,如诸天之变化,神龙之隐变者。五、妖通,惟妖怪使然,如老狸古木之精为奇变者。见宗镜录十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灭憎爱三昧者,得是三昧。以喜法中不生爱,可恶法中不生瞋。...(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五十曰: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一时起,一时灭如是等十方如恒...谓若未断恶不善法。未修善法。彼于断修。无爱无胜爱。有引颈悕望。若有已断恶不善法已修善法。彼于断修。有爱有胜爱...(术语)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1055~1126)北宋僧。海盐人,俗姓马。字子发。三十四岁时至湖州觉海寺,恍如旧游,遂剃度,学天台于辨才禅师之门...(574~649?)唐代僧。河东(山西)人,俗姓尹。十三岁出家,从学于昙延法师,致力于涅槃经之研究,复从净愿学十地...(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罢上堂。...二种解脱法之一。断除惑业,称为子断;断离生死束縳之苦果,即称为果断。有余涅槃之阿罗汉断除子缚而未断除果缚。北...(杂名)清净之佛身也。法华经云清净光明身。...众生以虚妄之业障而轮回不已,恰如车轮之辗转不止,故以轮喻之。凡生死轮回,皆虚妄之惑业所感,其体非真,故称虚妄...优婆塞戒经...(印光大师校印本)...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前面的通序只是...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是不容易分别。 未悟的人,眼睛...
光阴就是这样快得很,我们现在明白应该使劲地抓住它,不要浪费它。但是是无可奈何,就像眼睁睁看见他溜走,我小时候...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这样。 出家人,心宽体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种境界。像我这样瘦...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法门皆用止观。有人误会,止观属于天台,不是的!佛法不外止...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信汝意 这是对内心的调伏。信是随顺,一个修行人对第六意识的...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什么叫小心呢?...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
五种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种铃 | 下篇:五种禅 |
(?~618)隋代僧。荥阳(河南)人,俗姓郑,名颋。早岁以才学著名于宁州(甘肃),官至五品。炀帝崩逝后,不复任...
灭憎爱三昧
五重世界
云何爱断爱修
六根互用
若愚
道洪
一百三十六地狱
粥罢
果断
清净身
虚妄轮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别在烦恼当中浪费自己的生命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