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论五曰:“没大苦海不自觉知。”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发起善】 p1160 集论二卷八页云:何等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307~380)晋代僧。竺道潜之弟子,博览众经而特善法华。于京师(江苏江宁)大开讲席,当世名流王导、孔敷等人皆敬...印度古代二十种外道之一。此等外道以摩醯首罗天所生之八女子为常住实在者,且为宇宙万象之创造者。据大智度论卷八载...对于一切世间,有以有情无情二种,分为二世间者。谓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而其事事物物间隔之世间,大别有二: ...即指十种藏。藏,指含摄、积集、出生之义;以其能含藏功德,故谓之藏。有下列三种: (一)华严宗将菩萨之行法,依诸...(术语)比丘行乞食也。又云托钵、行钵。十二头陀行之一。遗教经曰:何况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故。或因亲族灭亡都尽。或因财位一切丧失。便发自身猛利刚犷切心夺命辛楚苦受。彼...(杂语)实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尘垢,如世间风之拂尘垢也。...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界名)狱卒以热铁丸。著于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入腹,无不燋烂。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术语)三道之一。道者通之义,烦恼自苦而来,烦恼能生业,故名为道。...无量义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宅佛陀用两段来说明,一个是长行,第二个是重颂。长行的意思主...
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先从不动下手,不要动。一般修《楞严经》的人有一个特点:反应不要太快。 越重要的事情...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巧手,可以制造出防卫敌人攻城的云梯,更能制造出日常生活所需...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说: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
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楞严经上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祖师...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先学会为别人时,自己什么都不要...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物质。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从食物中经常摄...
大苦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 | 下篇:大哀经 |
(术语)观阿字于出入之息之观法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阿字门,作出入息三时思惟,行者尔时能持寿命。大疏十一...
发起善
竺法义
女人眷属论师
二世间
十藏
行乞
发生愁叹苦忧扰恼
实相风
大千世界
渴地狱
烦恼道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妄想最怕时间的考验
没有良心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