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万有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面。配于空假实。故万有为非有非空,不可不以为离有空之中道结论之。如是三性对望而说万有之中道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恶事苦恼之消灭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病即消灭。...问: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答: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术语)智德与断德也。照了真理曰智德,断尽烦恼曰断德。即菩提与涅槃也。往生论注上曰:论智则义无不达,语断则习...(喻)生死之苦海能令人漂流和湮没。...【三种自苦恼行】 p0201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页云:云何他所讥毁过患?谓彼依止二种邪论,发起三种自苦恼行。若作是说...(术语)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杂名)印度之僧,多系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众吼集指达磨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境界现前】 p1289 瑜伽三卷五页云:云何境界现前?谓或由所依处故;或由自性故;或由方故;或由时故;或由显了不...【所知】 p0734 集论二卷一页云:云何所知?几是所知?为何义故,观所知耶?谓所知有五种。一、色,二、心,三...(名数)七圣也。...【有见无见】 p0546 俱舍论二卷一页云:论曰: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由此义凖说余无见。如...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金光明最胜王经...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备历轮回,头出头没,甘心忍受,曾无一念...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答: 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蚊子嗡嗡嗡地在你的脸上转,你气的伸手要打,他却已经飞走了,...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有一户卖饼人家的儿子,从小心地善良,由...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佛不断地说: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为什么极难信?...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大二那年要修解剖学,首先要研究人体的骨骼构造,...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些朋友聊到念佛的事,说起念佛感应,人们往往觉得难以置信。我...
三性对望中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性分别 | 下篇:三受 |
【缚刍】 此云青河。西域记云:旧曰博义,讹也。...
消灭
展转分别
智断
生死流
三种自苦恼行
知净语
穿耳僧
境界现前
所知
七士夫趣
有见无见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大安法师:往生靠佛力是否不必辛苦修行了呢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