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就事物之性质,分别善恶无记之三性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太子与诸释捔艺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一页云: 城南门外路左,有窣堵波。是太子与诸释角艺射铁鼓。从此东南三十...(杂语)严密参禅也。无尽灯论上曰:密参功积。...指善导之观经玄义分卷首所题五言十四行之归敬偈。又称归三宝偈。偈文前以“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九字总显偈意,最初...【思量识】 三能变识的第二能变之名,即第七末那识。...【三种重障】 p0181 俱舍论十七卷十五页云:薄伽梵说:重障有三。谓业障,烦恼障,异熟障。如是三障,其体是何?颂...【于此差别】 p0747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术语)不可思议之精神也。以为肉体之外,别有精神的实体者。然佛教不立灵魂。...【机请】 p1390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机请者:谓因机请问而起言说。此复根等差别,当知有二十七种补特伽罗。此中由...五种神通。(一)梵语 pacābhijā。指修四根本静虑所得五种超自然之能力。又作五神通。神,乃指不可思议之意。通,为...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杂语)佛曰法王,故菩萨云法臣。安乐集下曰: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印光大师校印本)...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听闻过一段故事: 在德叉...
大兴和尚,字了维,俗名朱毛和,又名朱万全。 1894年,出生于安徽太湖县牛镇乡朱家村。 1901年,被人贩子拐卖,流落...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么快乐? 释迦牟尼说:...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比丘们开示:有三种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求。是哪三种呢?...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经》的时候,在十一集里面讲要舍今生,不要妄生度众生的心。还...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人,但营养丰富,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淀粉酶、...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
三性分别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依圆三性 | 下篇:三性对望中道 |
即地水火风四大中,风大之自性。即风具有动摇之性,可产生流引、增盛之作用,故能令四大所造物质相续变移至他方。俱...
太子与诸释捔艺处
密参
十四行偈
思量识
三种重障
于此差别
灵魄
机请
五通
应化身
法臣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九华山大兴和尚往生记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