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又谓之门茶。布施行脚僧旅僧之一法。于路傍或屋前出清水或茶汤而使通行之旅人修行僧饮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津,指渡口;生津指生死之河津。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下):“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 ...子题:僧祇律、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明了论、摩诃僧祇、昙摩鞠多、萨婆谛婆、迦叶...为专司土地之神。正称为福德正神,为道教及民俗所奉之神祇。于古代神话中,称为社神,为管理一小地面之神。后转变为...(修法)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愈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印,防恶魔...悉昙字 (oj)。为冠于咒文最初之祈祷语,含有神圣之意。原于吠陀为应诺之义,又用为咒文及祈祷文首先发音之圣音(...(术语)行事之仪则也。言出家僧侣行为之作法。四分律行事钞上曰:扬显行仪,匡摄像教。资持记上一之一释之所谓:行...简称僧伽蓝,或伽蓝,译为众园,或丛林,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也是寺院的通称。...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阅“五境”1171、“六...(地名)又作祇洹,祇桓。祇园为祇树园,祇陀园,祇树给孤独园之略。洹桓二字,经论互用。或云梵语,或云汉语。桓者...亦名:亡人物对首分法、亡僧物对首分法、亡五众物对首分法、对首分亡人物法、三人以下分亡人物法、分亡僧物对首法 ...(明王)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 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现在夏天了,虫...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教徒?我经常有机会与各界人士相聚,见面时,他们常会主动表明说: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还没有...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当机。因为阿难尊者多生多劫都是多闻,...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定之后,他的心虚悬,就想得很远,...
摄持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摄念山林 | 下篇:摄相归性 |
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
生津
小乘律论
土地公
疟加持
唵
行仪
僧伽蓝摩
色尘
祇园
亡物对首分法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圣严法师《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放生功德无量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