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见惑百十二使者: 一、欲界之苦集灭道四谛下,各有贪、嗔、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惑,合为四十。...(名数)一、本性常,法身佛本性常住无生无灭者。二、不断常,报身佛常生起无间断者。三、相续常,化身佛没已,复化...取相,谓取执于生死、涅槃、二边之相。故不知空法而妄取诸法相之惑,称为取相惑。通常指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据...福建佛学院由已故当代高僧圆拙老法师偕普雨、妙湛法师发起,创办于1983年春季,分男众,女众二部。男众部院址设...全一卷。南朝陈·真谛译。婆薮槃豆,为梵语 vasubandhu 之音译,又作婆薮槃陀、筏稣槃豆、婆修槃驮等。婆薮译为天或...(一)分陀利花,梵语 pundarīka,译为白莲花。以其清净无垢,故以之譬喻佛、法性。佛之德号。[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子题:饿业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自受三法:一、别知食体与净人所授之食者心境相当,非错彼此;二、有心自食,...(Jacobi, Hermann Georg; 1850~1937)为德国之印度学学者、语言学者。曾任明斯特(Mynster, 1876)、基尔(Kiel,...即火化五蕴成灰烬之意。二乘之人于断除三界烦恼而悟道后,以火光三昧烧化色身,灭绝心智,而入于空寂之涅槃界,称为...(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术语)谓先进先达之人。临济录曰: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上不睡觉,双腿子盘起来坐一夜。给居士讲佛法的时候,一开头就...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前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素食的情况都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与金刚、弥陀、法华三经相提并论。所以在近代中国讲经法师丛里...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印光大师原文: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而不知其非也。夫一切众生,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赋血肉之...父母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活着不尽儿女孝,死后排场瞎胡闹 在生之时不孝顺...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惟三佛 | 下篇:阿术达 |
自东晋慧远创立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始有莲宗之名,由晋迄清,共有九祖,皆是提倡念佛之一脉相承者。其名如下:初祖庐...
见惑百十二使
三种常
取相惑
福建佛学院
婆薮槃豆法师传
人中分陀利花
时药自受三法
亚可比
灰沙
无量寿如来
先辈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