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献身于佛也。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说行者以身献阿閦等之四佛曰:“为欲承事诸如来,舍身奉献阿閦佛。全身委地以心礼,金刚合掌舒顶上。(中略)由此献身方便故,便能示现种种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焰摩罗,焰摩天也。西方嚩噜拏,水天也。北方毗沙门,毗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天台宗所立圆教菩萨修行阶位之一,为六即位中之第五位。又作分真即。即分断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四十一...亦名:揲叶法 子题:钩栏、明孔、明相、漏尘、三衣不开叶相即同下众服缦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若粪扫衣比...南朝梁代三论宗僧。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敕与僧怀、慧令等十人,往摄山止观寺,随从僧...问眼界何相?答谓眼曾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界相。眼曾见色者,谓能持过去识受用义以显界性。现见色...(术语)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指依苏悉地羯啰经而修之灌顶。行此灌顶时不另建坛场,仅面授密印。所授印明即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梵语 dharma-smrty-upasthāna,巴利语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指观法无...略称以字。指“”符号。通常用于经之题签,或护符之上端。此乃悉昙字 (i,伊)字之变形,或谓系表水字或四天王。祖...(术语)殊妙之谈话。教行信证三末曰:律宗用钦师云:至如华严极唱法华妙谈,且未见有普授众生一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为了防微杜渐,...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说,庙嘛,就是香火道场,说香火兴旺,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它就...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 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 所爱竟长别...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里,在财、色、名、食、睡方面就是不捨。特别是世间的人对于财...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当我们要寻求任何一项答案,相对也必须付出同等...
献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碱水喻经 | 下篇:献珠 |
(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原名蒂格马尔(Tyag Mal),因于反对蒙兀儿王朝之战斗中屡建奇...
八方天
分证即
三衣揲叶法
僧诠
眼界
本愿一实大道
苏悉地灌顶
寂静
法念处
以字点
妙谈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拜佛的两大误区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不净观颂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