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苏没嚩多Suvrata,译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称。大日经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谓之苏嚩啰多,是弟子之美称。如言弟子之类也。”同九曰:“苏没啰多,翻为善住戒者,以其美住三昧耶故。亦名善住戒者,即是异门说佛弟子之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离事业作法之灌顶。即三种灌顶中之印法、以心等二灌顶。与之相对之修法,则称作业灌顶,或事业灌顶、具支灌顶。大...【赖耶三相】 作为宇宙万法本源的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唯识三十颂曰:‘初阿赖耶识...(一)即由根本无明所生之枝末惑。又指十大惑中之根本烦恼强盛者。胜鬘宝窟卷中末(大三七·五二中):“四住所起烦恼...慈悲与忍辱之合称。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亡僧荼毗或埋葬之前夕,称为赠别夜;是夜为示赠别之意所诵之经,即称赠别经。[大鉴小清规末后事仪] p6706...(杂语)六祖坛经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是言开悟心性者,能运转利用法华。迷惑心性者,为法华所运转利用。...(譬喻)以譬物之黑者。无量寿经上颂曰: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焰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众光焰耀。皆悉隐蔽,...(术语)为金刚界三十七尊中,香,华,灯,涂之四菩萨,是由中央之大日如来供养阿閦等之四佛者。...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 资持记释云:“三乘皆乞,由此正命,是圣种故;折我慢故...(饭食)又曰一搏食。作丸而食也。比丘唯一度受一揣之食,其后不增加为二度。又名节量食,乃十二头陀行之一。大乘义...(饮食)米汤也。淫者留之义,点米粉于汤,混浊滞留,是曰淫汤。续字汇云:淫,王粲七哀诗:何为久滞淫。文选注留也...(嘉兴藏流通本)...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疑点困扰着学佛行人,念佛能否当生成就、了生脱死就是一大疑...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信门。信门也是有一段《灵峰宗论》的论文,我们先...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我们生命的所有的过程,都是自变自缘...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作,倍受磨...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有杂念有烦恼是正常的,因为我们...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在这个分段生死的过程当中,往往看不到这样的广阔时空的轮回现...
苏嚩罗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苏弥卢 | 下篇:苏嚩啰拏 |
(人名)六朝时高僧。金城人,俗性朱。师事僧俭,修禅业。往来都邑已五六十年。宋齐之交。稍显灵迹。齐武帝忿其惑众...
离作业灌顶
赖耶三相
上烦恼
慈忍
赠别经
心迷法华转
聚墨
外四供
乞食是圣行
一揣食
淫汤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念佛人的悟处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