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小乘之成实宗及经部,谡众生唯有一识,一识依于六根而缘六境,而说明之以经中所说六窗一猿之喻。是亦有一理。密教亦立一识。中台大日尊之法界体性智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Sarjarasa,又作萨折罗娑。译曰白胶香。见名义集七。...(术语)以论藏为宗旨者,如三论宗。又论家之异名。...亦名:非时僧得施法 子题:三时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出体示法)非时僧得施者。谓施主运心周普,通该三时,...【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p0797 佛地经论一卷七页云: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者:谓大宫殿、放大光明,...(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有四梵志,各得五通,欲免死,一上空,一入大海,一入山腹,一入大地,皆不免死。佛因...(术语)二乘之人,观一切法悉皆空,见但空而不见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萨不但见但空,兼见不空,故名不但空...【心自在】 p035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心自在者:谓生死中,能无染污。无性释九卷七页云:心自在者:谓于生死无染...(术语)四种天之一。世间之国王,虽居人世,而受享天福,故名之为世间天。涅槃经二十二曰:世间天者,如诸国王。...【持对治修】 p0849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异类)八部众之能护持佛法拥护国土者。无量寿经下曰:福德尽灭,诸善鬼神各共离之。...【玄奘】 玄奘大师,是我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也是唯识宗的开创人。他俗家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隋文帝开皇二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在那里不会闻到二乘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和六根不...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阿那邠祁长者身患重病,舍利弗尊者以天眼观见此事,随即跟阿难尊者说:你...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旦无常梦一场。 勘破了,罢思量,各循造化过时光。 乾坤中有...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佛有佛之五蕴,乃至地狱、饿鬼、畜生、亦各有五蕴,岂不互相...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实际上源自于平时在寺院我接待的众多来访者的问题综...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一些修学重要的观念。在佛教的修学有身口意,三业的修学。这个...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行布施,这样所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我们...
一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识 | 下篇:二识 |
亦名:施食法 资持记释云:“五分,乞狗、乞乌、减乞,三乞字并去呼。分外,谓多受而施。四分,人,即乞人等;非人...
萨阇罗娑
论宗
檀越施非时僧得施法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婆罗门避死经
不但空
心自在
世间天
持对治修
善鬼神
玄奘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阿那邠祁长者投生天道缘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人生三很」及出路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