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ñ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而不没失,且常了别自识所现之境(即种子五根器界),故名无没识。二,分别事识,又名意识Mano-vijñāna,依阿梨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境之眼耳等六识也。以唯识所说之八识观之,则阿梨耶识当于第八阿赖耶,分别事识当于前六识,第七末那识略而不说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与萨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术语)作论解释佛经深义之人也。如龙树天亲等菩萨。光明玄义下曰:论家何故不预次第?光明文句四曰:论家呼为当有...亦名:非时现前得施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非时现前者,施主召僧至宅;就寺设供;数人多少,随物而施。律云,造...【和顺】 p0797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和顺云何?答:若有乐作可喜乐语,可爱味语,容貌熙怡,远离频蹙,先言慰...(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术语)男根不具之人也。...【心念住】 p0350 法蕴足论四卷十五页云:云何于此内心住循心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心者:谓自心、若在现...(术语)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业之因缘而生者,悉为有漏无常。即四谛中苦集之二谛也。...【思择力】 p0851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略于一切现法后法诸恶行中,深见过已;能正思择,息诸恶行,修诸善行;...(界名)六欲天之第二须夜摩天,秦译妙善天,唐译善时分天。见可洪音义一。...【功用地】 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阶位。菩萨于各种修行阶段中,初地以上,到第七地之菩萨,虽然已证得真如,然犹须加...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切利益与安乐,都来自对三宝的供养;因此,追求舒适、利乐的人...贪、嗔、痴、慢、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慢,就是贡高我慢,是与生俱来的,凡夫众生都有。当这个慢心生起的时候,我们...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给你祸。 如果你在祸面前心平气和,懂得反躬自省,那么你就...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有这些业力,就会有这些能量,又由于这些能量,它就会带着你去...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近了一步。站在这临末的一刻,不禁想要回头看看,我又学到了些...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提醒他,这是过度提神所导致,并建议他以后礼拜课诵,只须志诚...
二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识 | 下篇:三识 |
亦名:三事知毗尼相、知毗尼相 子题:比丘能知五相名解毗尼、解毗尼、毗尼五相、不看他面 行事钞·序:“十诵云,比...
萨昙分陀利
论家
檀越施非时现前得施法
和顺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不男
心念住
世间法
思择力
善时分天
功用地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供灯之功德利益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祸兮,福之所倚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地藏菩萨有这么多的功德,为何自己做起来却没效果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