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永变吐】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永变吐者:随眠断故。...谓众生若行下列四种法,则离于菩萨之行。(一)疑惑佛法,谓人宿无善种,于佛法心生疑惑而不爱乐。(二)我见贡高,谓人...(佛名)舍卫国波斯匿王在此佛所,既为深位之菩萨。仁王经中曰: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孔雀明王,梵名 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凡三卷。全名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经。唐代不空译。又作佛母大孔雀明王...禅林用语。指不能以相对思虑分别之绝对境界。曹山录(大四七·五三三下):“尊贵堕者,法身法性是尊贵边事,亦须转...迷者迷惑宇宙人生的真理,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迷时是众生,悟了即成佛。...顺,随顺;喻,譬喻。即随顺世谛,自小而大,次第作喻。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九列举八种譬喻之法,顺喻乃其中之第一喻。...【可尚】 p0524 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可尚者:谓所发语,应可供养;是名可尚。...【学法】 p1381 瑜伽六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云何学法?谓或预流。或一来,或不还,有学补特伽罗,若出世有为法,若...又作大乘圆顿戒、圆顿菩萨戒、一乘圆戒、一乘戒、一心金刚戒、一心戒。或单称圆戒、大戒。系依法华开显之精神,采用...【上流有二种或三种】 p023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四卷七页云:复次上流有二种。一、行色界。二、行无色界。行色界者...(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从前在寺庙里看过一尊文殊师利菩萨,白玉雕成,十分晶莹剔透,相貌庄严中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连他坐的青狮子都是温...富翁在自己公馆的花园里散步,烦恼尾随其后,寸步不离。不安在他头上盘旋,好似兀鹰在一具尸体上空打转。 他坐在那...问: 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死亡的人,感觉自己太弱小,因职业关系,大部分时候没有对亡人...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呢?如果没有真实的利益,那可不成了虚妄的东西吗?如果有真实...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净土法门,如果再不产生信愿来修行这个法门,此时再不修,那真...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圆觉经》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众生的心...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容易得罪人。这个经理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可是江山易改,本性...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业果的转变。当然这当中第六意识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我们...
和顺
【法相辞典】
【和顺】 p0797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和顺云何?答:若有乐作可喜乐语,可爱味语,容貌熙怡,远离频蹙,先言慰问:具寿!善来,事可忍不?可存济不?安乐住不?食易得不?乐作如是可喜语等、诸悦预事。是谓和顺。
上篇: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 下篇:和合 |
(术语)Dahara,译曰小师。受具足戒而未经十夏者。寄归传三曰:西方行法,受近圆已去,名铎曷攞,译为小师。满十夏...
永变吐
四种法离菩萨行
龙光王佛
孔雀明王经
一色无辨处
迷悟
顺喻
可尚
学法
圆顿戒
上流有二种或三种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的启示
富翁的今与昔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容易发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