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 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又作萨陀波伦。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术语)为论议之床也。智度论十一曰:便升论床结跏趺坐。...子题:时有二种、非时衣、时体、五利、非时体、时中有非时施、非时中有时施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时有二 种 。初...【放逸懈怠所摄】 p0797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放逸懈怠所摄?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杂语)隋志曰:后汉得西域胡书,以四十字贯一切音,文省义广,谓之婆罗门书。...(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也...【心解脱】 p0350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心解脱?谓已永断上分结故;于二种障,心善解脱。谓烦恼障及所知障。其心...(术语)世为迁流之义,破坏之义,覆真之义。间为中之义。堕于世中之事物,谓之世间。又间隔之义,世之事物,个个间...【持息念】 p0849 如阿那波那念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六卷十一页云:复次此持息念,由六因故;应知其...【他受用土】 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之一,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术语)大乘菩萨二阿僧祇劫之终,于第七地专修无相观,上无菩萨之可求,下无众生之可度。于是钝根怯弱之菩萨,着此...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无量义经...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佛法,令正法久住。所以,僧团应该要自觉地承担这份应尽的本分...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缠缚。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在这个世间,谁能摆脱财色名食睡呀...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是具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不是...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的知见;第二个,它成就的次第。为什么要分成开、示、悟、入这...中国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菜肴源远流长而精致的烹调艺术,但泰国的僧侣、日本的和尚、韩国的出家众、西藏的喇嘛...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跟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佛教的经典是非常浩瀚的,分三藏十二部,从内容来讲不出戒、定...
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证觉 | 下篇:一识 |
亦名:正法久住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云何得知正法久住?佛言,若比丘敬佛法僧戒,以是故,正法不灭;反上...
萨陀波仑
论床
檀越施衣二时
放逸懈怠所摄
婆罗门书
不但中
心解脱
世间
持息念
他受用土
沈空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为什么只有中国僧人吃素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