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坏色之衲衣也。比丘之法衣以木兰等不正色染坏之,谓之坏。纳缀种种之杂片而造之,谓之衲。因而指比丘之袈裟或比丘,谓之坏衲。祖英集上曰:“坏衲之外皆清堕。”(此指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常着坏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戒律之轨躅也。寄归传一曰:初转法轮则由五人受化,次谈戒躅则千生伏首。...师长成就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大一一·六三八中):“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术语)天台真言两宗立草木成佛之义。天台于台宗二百题七有草木成佛之论目。依法华经诸法实相,涅槃经佛性体遍之教...(地名)北方胡国呼印度之称。寄归传三曰:北方胡国,独唤圣方,以为呬度。呬音许伊反,全非通俗之名,但是方言,固...(一)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新华严经卷二十六(大一○·一四○上):“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俱舍论卷二十四]...禅林用语。身,指色身、身体;心,指心灵、精神。即肉体与精神为一体不二者,乃一体之两面,身即心之身,心即身之心...属自然崇拜之一种。始于后期自然宗教,乃狩猎时期原始社会意识之反映。最早期之动物崇拜可溯源至法国南部阿里埃日(...钵伐多,梵名 Parvata。七世纪西印度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载,该国周围五千余里,居民殷盛,隶属于磔迦国。气...【欲界三欲】 欲界凡夫,有三种欲:一、饮食欲,即凡夫于种种美味之饮食,多生贪爱之心。二、睡眠欲,即凡夫之心多...恚结者,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有损害,恚结所系故,于恚境相心不弃舍,不弃舍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问: 去火车托运衣物,服务态度差到无所谓,被强迫保险,多花了点钱,还有没有天理了?我就是很生气,怎么办?道理...
佛教认为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贪瞋痴是人类迷惑不悟的根源,是造成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人们对物质世界...
疠疾获瘳 齐代高僧僧远法师,常住梁州薛寺。法师平日不修细行,跟俗人往来密切,饮食荤素。 一天,忽然梦到神人咬牙...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这以下就...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个小姐跟我说,拿经书来这样翻,那个字会发光,等于念那部经一...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
坏衲
【佛学大辞典】
上篇:坏苦 | 下篇:坏道沙门 |
(1090~1141)高丽僧。为肃宗第四子。初名澄佶,后避宋帝之讳,改名澄俨。肃宗三年(1098),以九岁入义天之门,翌...
戒躅
师匠
草木成佛
呬度
圣位
身心一如
动物崇拜
钵伐多国
欲界三欲
恚结
安膳林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贪瞋痴是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

三则高僧感应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