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云何欲?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名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欲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欲乐欣喜...因明用语。能立法不成,梵语 sādhana-dharmāsi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同法喻五过之一。乃因喻不成就因义之过失...(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所列举六种令人心生欢喜之法。即:(一)身业行慈,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书名)俱舍论之异名。俱舍论颂疏一曰: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目连尊者降伏难头和难兄弟之二龙。...(术语)谓贪瞋痴之烦恼系缚。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二瞋缚,三痴缚。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契经中复说三...为二假之一。即于无名之法体上,施设假名之义。据宗镜录卷六十七载,圣教之所说虽有法体,然非我法,体本无名,乃随...禅林用语。原意谓虽经牵引亦无法进入;在禅林中,转指无法救渡之意。虚堂和尚语录卷二(大四七·一○○一中):“僧...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戒就是有这个体,有受体,受体它有力量。 你比如说在净人或者...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信心往往有时候还生不起来,会问说我到底能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虚怀禅师以话锋犀利、谈吐幽默而著称。 他曾开导过一个寻生寻死、苦大愁深的怨妇。该怨妇上怨公婆、下怨子女,左怨...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掩。 三者喜早卧晚起。 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 五者喜与...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陀着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的说:长老!您年纪...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方众生,听闻到这个法门,能够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也能...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我们来举一个,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净土法门,修净土忏...
有一个富翁得了绝症,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人世,心中很难过。后来,他请教一位隐居的名医老张。 名医为他把脉诊断后说...
安膳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安膳那 | 下篇:安乐 |
指仅为依学经论学问之宗派,而非讲求信心修行之宗派。如俱舍宗、成实宗即是。 p3059...
依正
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者
能立法不成过
解了
五智
六法令他欢喜
总明论
龙王兄弟经
三缚
有体施设假
把手拽不入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唐代高僧怀玉禅师
胸怀越大,拥有的幸福就多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别人并不是我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