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1141)高丽僧。为肃宗第四子。初名澄佶,后避宋帝之讳,改名澄俨。肃宗三年(1098),以九岁入义天之门,翌年落发、受具足戒。后敕住重光寺。肃宗十年,赐号“福世”。睿宗朝,历住洪圆、开泰、归信等诸寺,后奉敕住于兴王寺。仁宗时任五教都僧统,并屡蒙敕赐优遇。仁宗十九年,感疾而寂,世寿五十二。仁宗闻讣,宸悼废朝三日,并册封为国师,追谥“圆明”,葬于承天府乐山村北原。其墓志与石棺经后人发掘,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p61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赞叹释尊说深法而生解。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杂名)即众香市也。法苑珠林三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第一榖米市,第二衣服市,第三众香市,第四饮食市,第五华鬘...又作即坛。全称合坛护摩。为“离坛”之对称。即合他坛而共修之意。亦即移请大坛之诸尊至护摩坛,同一坛而修本尊之供...执著自己的见解,安住不舍,而且强非为是,即近于普通人的成见。...(术语)言于义理量裁简别也。为解释之异名。但天台局于问答:称为料简。大部补注四曰:料者理也。量也。简与拣同。...【绮语者相】 p1295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复次诸绮语者相者:此是总句。于邪举罪时有五种邪举罪者:言不应时故;名非...指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由此而分前堂、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头首、大众...【八无想论】 p008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六页云:八无想论者: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等四者:一、执我有色,死后...亦名:学法女 济缘记释云:“梵云式叉摩那,此翻学法女。”(业疏记卷一七·三一·二○)...(名数)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刹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p09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伽陀国的阿阇世王子听信提婆达多的唆使,决定要夺取王位 阿阇...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为犯了法而坐牢,身体便受拘束;如果从牢里出来,便得解脱。但...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弥陀要解里面有一段话解释:化作众鸟何义?...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快乐,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学佛也正是为憧憬人生的快乐,追求人生的快乐,因为学佛的目的在于转迷为悟,离苦得...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叫芜耶楼,因此大家称呼这位妇女为芜耶楼母。某月十五日,佛应...
澄俨
【佛光大辞典】
上篇:澄远 | 下篇:澄观 |
又称施斋讽经。乃为追荐亡者所行之诵经仪式。即于授戒会等仪式中,应施主之请,为超度亡者而行饮食供养,并讽诵经文...
严炽王
香市
合坛
见取见
料简
绮语者相
出入板
八无想论
式叉摩那
华严经十类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以德报怨的国王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吵闹着炫耀一番
人生快乐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