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心系于事物而局执也。与执着同。涅槃经十七曰:“系著者为魔缚,若不著者则脱魔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诵咒愿文之僧也。是为法会最重事,必由大导师为之。...不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据瞿昙般若流支所译唯识论载,第一义谛常住不变之自性清净心为不相应心。十地经中所谓“三界...圣者所著用之衣服。即依据佛制所定之衣,有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安陀会(五条衣)等三衣。 p5578...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物名)镮者指之饰,钏者臂之饰。是西国之俗风。菩萨之像有之。涅槃经四十曰:在额上者名之为鬘,在颈下者名之为缨...【解脱为坚固】 p1236 瑜伽九十七卷十页云:又由一切漏永尽故;获得究竟明触生受俱行解脱。卽此解脱、一切乐中,为...【四缘建立补特伽罗】 p0464 杂集论十三卷一页云:补特伽罗,虽非实有;由四种缘,是故建立。谓言说易故,顺世间故...(名数)听法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以神。中品以心。下品以耳。见法苑珠林。...指释迦牟尼之前身。据大智度论卷十七载,释迦昔时为仙人,名尚阇梨。因发结生于顶,形如螺,故称螺髻仙人。常行第四...前说世间,但明凡夫世间。兹合凡圣,须明凡圣染净之土。惟诸家说土不同,兹就台家所立四种净土: 一、凡圣同居...【明增定】 菩萨四加行位中,于暖位所得的禅定。《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拙脚的...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愿。谁的神通?佛的神通,也是地藏菩萨的神通。 佛对文殊师利...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号三岁小孩都能念,然将弥陀名号尽形寿不间断...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缓纵,空过时日。当时,佛陀领众在...佛说六道轮回,很多人曾经告诉我说:地狱看不到,饿鬼没见过,天神太幻觉,修罗无所知,畜生本来有,人死如灯灭。 ...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口溜,心不随文作意),今天就讲讲对治它的办法。 第一个方法...
念佛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依实相理。念法身佛。法身清净。犹若虚空。遍一切处。实无有相可得。本无能念之心相。亦无...
系着
【佛学大辞典】
上篇:系念 | 下篇:系缘 |
禅林丧葬仪式。入骨于塔时,由寝堂起骨向塔所,于途中回转其位置,使之向里,并以茶汤供养亡者,此仪式称为转骨佛事...
咒愿师
不相应心
圣衣
初禅梵天
镮钏
解脱为坚固
四缘建立补特伽罗
三品听法
螺髻仙人
四土
明增定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懈怠修行的梵志
素全法师:六道就在身边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