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烦恼结使相应之心。据瞿昙般若流支所译唯识论载,第一义谛常住不变之自性清净心为不相应心。十地经中所谓“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即指不相应心。[大乘唯识论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阅“相应心”3913) p98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将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第十之减劫时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又作四个大乘。指华严、天台、真言、禅等四宗。为大乘诸宗中之主要四宗。略称华、台、密、禅。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归...指居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门之二守护神。全称门门二守护。一为不可越守护门者,二为相向守护门者。前...(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五教十宗,是贤首宗的教相判释。贤首宗人为表明自宗在佛教当中的位置,依自宗的宗义把释迦如来一代所说的教法分别判...(术语)又作沤和拘舍罗,译曰善巧方便。十波罗蜜中,第七波罗蜜之名,出于可洪音义二。...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有大长者,财富无量,某日,宅舍起火,长者之诸子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知不觉。...【大圆镜智】 p0241 佛地经论三卷三页云: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所缘,行相,不可了知...(异类)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绮画,宝饰等。娶乾闼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于帝...于诸法生欢喜之禅定,称为欢喜三昧。即安住此三昧,能受诸三昧之喜悦。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上):“欢...禅林用语。指禅僧请假出禅院,而于十五日之内归寺。又作参假。后世称依止寺院投宿为参暇者,乃昔称挂搭之讹误。莹山...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瞋恨心,喜欢斗诤,动不动就骂人、打架,有的时候一骂,把最恶...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那种鸡是好斗成性的;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阿难从佛向舍卫城。时于粪聚窟...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观当下这一念不起二念,不起二念明明了了、历...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帮助身边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在一个国家,衡量一个人的道...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头。如果你道理不明白,路头就辨不清楚了,一旦你走错了路,就...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三遍)。愿佛力加持,以食施百,百施千千万,供养一切众生。 愿...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就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六道众生沉与...
不相应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不活畏 | 下篇:不苦不乐受 |
(术语)见与非见之并称。见为显相,谓易见易知也;非见为深玄,谓难见难知也。大日经第三悉地出现品所谓:等同虚空...
弥勒出世
四家大乘
二守护
四种供养
五教十宗
优婆憍舍罗
火宅喻
大圆镜智
毗摩质多罗
欢喜三昧
参暇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放生的意义所在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饭前供养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