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又作久住。旧时住者之意。法华经神力品所谓:“旧住娑婆世界之菩萨摩诃萨。”是也。禅家多用此语。如石溪报恩录云:“首座谢旧住上堂”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八部中之龙众与天众也。又龙树天亲之二菩萨也。...在灌顶及法会时,唱赞偈之僧众。其中,举赞之音头者称为赞头,余赞颂之僧众称为赞众。 p6975...【回向有三障】 p0939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回向有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一、贪着诸有,二、贪...(术语)二种生死之一。离三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三界五趣果...【计我实有有四相】 p0867 瑜伽六十五卷三页云:云何知我非实有故非现有故而不可得亦不可见?谓诸计我为实有者...【四王都】 p0404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持双山,于其四面有四王都,东南西北随其次第。谓持国、增长、丑目、多闻四...(杂事)毗奈耶杂事曰:佛言不可作吟咏声,诵诸经法,及读经,请敬白事皆不可作。然有二事作吟咏声:一谓叹大师之德...沙弥仅受持十戒,称为小僧;相对者,受持具足戒之比丘,则称为大僧。又日僧最澄于显戒论卷中“开显大乘大僧篇”与“...(术语)神佛之感应。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为论,应感既彰。...【异境非唯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九难。外人问难:既然离开自己心识之外有他人心识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识呢?...又作已离欲人。指脱离欲界修惑之人。通常可分为异生与圣者两种:(一)异生,依俱舍论卷二十三之说,在凡夫位,修有漏...(弘化社32分本)...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自古以来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很多祖庭也在江西。当时江西有一个...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炼之大冶洪炉,反为毒器,为苦具...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很重要,不管我们无量劫来,打了...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患难与共的妻子,哪怕有一天发达了、富贵了也不可抛弃。这句...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哪个少年不风流,哪个少女不怀春?食欲,...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思义,空虚就是指我们心里没有东西,是心灵的贫穷与饥饿相;或...
旧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薰陆香 | 下篇:旧住菩萨 |
(术语)八难之一。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耽习外道经书,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为佛道之障难。人天眼目曰:世智辩...
龙天
赞众
回向有三障
不思议变易生死
计我实有有四相
四王都
吟咏
大僧
应感
异境非唯难
已离欲者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图解手淫的危害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