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持双山,于其四面有四王都,东南西北随其次第。谓持国、增长、丑目、多闻四大天王之所居止。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念住义】 p0803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三页云:问:念住,何义?答:若于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于此住念...饿鬼趣之众生常苦于饥饿,复因果报不同,而分无财、少财、多财等饿鬼。无财饿鬼全无食物,常陷于饥渴之苦恼,虽偶获...(术语)二食之一。闻法欢喜,增长善根,以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故名法喜食。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曰:其国众生...又作道念。立志修行佛道之心,称为道心。与“菩提心”同义。十三岁或十五岁以上,初入佛道的新参者之心,称为今道心...亦名:说戒须忏净 子题:灭业、无学尚酬往因、定业不转至佛犹偿 戒本疏·释戒经序:“识疑同犯开白忏者,罪据覆藏,...(杂语)清规之四寮有二种:一亡僧章之四寮,即其所列之首座维那知客侍者是也。嗣法师遗书章之两序四寮及迁化章之蒙...(术语)梵名阿末罗Amala。译曰无垢识。旧译家以为第九识之称,新译家以为第八识净分之称,是不别立第九识故也。唯...【佛[馬*犬]跋陀罗】 此云觉贤。大乘三果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于此与罗什相见,什所有疑,多就咨决。东晋义熙十...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术语)善业曰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曰白报。...九结者: 一、爱结 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听师父说要修到阿罗汉的果位,淫欲的念头方可断尽,如此看来我等凡夫想...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没有科学道理。酒,首先伤害的是人体的肝脏,体内摄入大量的酒...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
问: 在多年前我受过菩萨戒,可戒场对戒条只字不提,从开始到结束都不知道戒条是什么,请问这算受戒吗?如犯戒又算...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生,哭泣,造种种违缘,不复有安慰、助念等临终关怀,使临终...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对禅、对我们的本性、对我们的烦恼,都有助益,我们的烦恼重,...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中的观呼吸是观出入息,也就是梵语中的...
四王都
【法相辞典】
【四王都】 p0404
上篇:四种化 | 下篇:四大洲 |
指证得各种果位,但还没有证得法身的人,如声闻乘预流果以前及菩萨乘初地以前的修行人,都叫做贤人。...
念住义
无财饿鬼
法喜食
道心
说戒识疑同犯开白忏
四寮
无垢识
佛[馬*犬]跋陀罗
起世经
白报
九结(二)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与「带业往生」矛盾吗

穿肠毒药---酒
困境即是赐予

受戒没学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吗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