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识、想、受、行、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持毁皆有持义 戒本疏·持犯方轨:“前将止持,对...(杂语)犹言本来面目也。洛阳伽蓝记曰: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李绅诗曰:真...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一○上):“性心失真,认...(流派)Hetuvādāḥ,说一切有部之别名。...阿弥陀经载,极乐净土之宝树受微风吹动时,能发出各种微妙音声,犹如千百种乐俱起,令闻者于佛法僧三宝生起敬信之心...(譬喻)楞严经一曰:如来青莲华眼。...【计我论】 p0867 谓外道等、作如是计:有我、萨埵、命者、生者、有养育者、数取趣者,如是等、谛实常住。彼如...梵语 aku?ala,巴利语 akusala。“善”之对称。为三性之一,与恶同义。谓其性不安隐,能违损此世及他世的黑恶之法。...【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 p0525 集异门论十卷八页云: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者:谓由谛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入于定中,若有佛菩萨等之像显现时,验定其邪正之法有三,即:(一)以定研磨,定中境相已发,而难知其邪正时,当深入...弘扬教法。与“弘教”、“宣教”、“传教”等语同义。法华玄义卷十上(大三三·八○○中、八一二下):“如来布教之...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二十八号往生,对此我不尽感慨和叹息。你父亲过去世中固然有...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先看第一段,先委示,先详细地指示众...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问题,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念头。了解念头以后,才能够透过念头找到心性。找到心性以后...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信愿本来就是一种观慧。愿力是一种智慧,信仰也是一种智慧。对...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称佛号,以祈胜定,既契之后,...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
念住义
【法相辞典】
【念住义】 p0803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三页云:问:念住,何义?答:若于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于此住念者:谓所缘念住。由此住念者:谓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所余相应诸心心法,是相杂念住。又由身受心法增上所生善有漏无漏道,皆名念住。此复三种。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闻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漏无漏。
上篇:念成办 | 下篇:念为增上 |
(术语)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
持犯成就处所对心明止持
真相
性心
说因部
诸宝行树
青莲华眼
计我论
不善
可信可保可住世间无诤
三验
布教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了解自己的念头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