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神佛之感应。胜鬘宝窟中本曰:“应迹为论,应感既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勿伽】 此云胡豆,即绿豆也。...亦名:出家多修智慧 子题:智慧是解脱因缘、俗人多修福德、比丘事、出家本为弘法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智论云,出...(术语)烦恼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三缘而故起,谓之分别起,习为性,自然而起,谓之俱生起...【安乐种类自利利他】 p0626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云何菩萨安乐种类自利利他?略说应知五乐所摄。何等五乐?...小乘者,对大乘而言。乘者,运载之义,以喻能乘人而到其果地之教法也。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言小乘者,小根小机所乘...梵名 Kanakabharadvāj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三。又作迦诺迦跋黎堕阇、嘎纳嘎喇錣杂、罗堕。与其眷属六百阿罗汉共住于...(术语)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征。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乃指密教百光遍照真言之 (aj,暗)字。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下):“勤勇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术语)以有空分别诸法,谓为有而非空,是第一句有门也。反之而谓为空而非有,是第二句,空门也。反之而谓为亦有亦...【一切】 p0001 显扬一卷一页云:论曰:一切者:有五法,总摄菩萨藏。何等为五?颂曰:心、心所有,色、不相应...(名数)一虚空,二无所有,三不动,四无碍,见止观三上。...(印光大师校印本)...净土十疑论...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问: 弟子生来就胆小,经常想些事情给自己害怕,请问这是业障吗,还是习气使然呢?可以通过念佛彻底放下并改变吗?...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许多年来,寨子里的百姓一直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吉祥的生活。可...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身体当成我。 这个身体不是我。在我们历史上,我们说,达摩祖...
应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应颂 | 下篇:应灭摈 |
【佛陀僧诃】 西域记云:唐言师子觉,无著弟子,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
勿伽
出家人修出离业
润生
安乐种类自利利他
小乘
迦诺迦跋厘堕阇
支提
一切无上觉者句
四句分别
一切
虚空四名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何事最快乐

免除死刑的契机
胆小的人如何通过念佛来改变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众生心若有垢,法身则不现故
巨人与蚂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