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Mātṛkā,又作摩德勒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自知】 p0595 集异门论十七卷四页云:自知者:谓正了知自德多少。谓自所有若信若戒若闻若舍若慧,若教若证,...【苦类智忍】 八忍之一。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缘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得苦类智之前位时,所起之无间...因明用语。有非有,部分有、部分无之意。因明中,宗异品部分具有“能立法”之义,部分不具“能立法”之义者,称为异...“遍成诸行”之对称。华严家谓,依圆融门修行之菩萨,若断一惑,即断一切惑;若修一行,即具足一切行,顿成满道行。...(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佛教之五根相当。见唯识述记一末。...(一)梵名 Upāli,巴利名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术语)佛随自意语之真实教也。对于随他意语之权教而言。...念珠,为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四念珠,即谓四种具有不同功德之念珠。佛...凡二卷。属于净土曼荼罗之绘卷。藏于日本镰仓光明寺。系描写奈良时代所制作当麻曼荼罗之因缘故事的绘图。所描绘之内...【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p0774 瑜伽三十二卷十八页云: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一)位于江苏吴县北隅。通称为北寺,寺有卧佛,故又称卧佛寺。据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载,报恩寺在府城北隅,本为三国...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为美好的食物、漂亮的殿堂、别人...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弥陀略解圆中钞》 这位尊者是受天供养第一。憍梵波提,翻译...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之后,很可惜印光大师已经往生,印祖没看到这个本子,我相信印...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灰心丧志、退缩;只要...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按悲华经,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而习于为然。或是错误自己还不知道。譬如自古人们以为,太阳绕...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死亡以后,为什么我们会马上得一个果报呢,为什么阿罗汉...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声凡念海全潮 浊流寸寸清珠映 暗室尘尘宝炬招 千古东林风...
摩得勒伽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窒里迦 | 下篇:摩梨 |
(传说)涅槃经三十四曰: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譬如孔雀闻雷震声而便得身,又如青雀饮雄雀泪而便得身,如命...
自知
苦类智忍
异品有非有
顿成诸行
五知根
优波离
随自实教
四念珠
当麻曼荼罗绘卷
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报恩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养第一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净土阐教圣众之首——观世音菩萨
划水作记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