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仁王经所说的五大力菩萨,亦即五大明王。...(一)(1610~1666)明末临济宗僧。延平府(福建南平)人,俗姓连。清世祖赐号明觉,字憨璞,世称明觉性聪或憨璞性聪...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一、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四种四谛之一。此系别教之说,认为三界之内与三界之外有恒沙无量之差别相,此无量法门,乃菩萨...三惑是天台宗所说的三种障惑。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归纳作三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一)梵语 pā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粪扫衣比丘,浣染香熏已,持入者。”(含注戒本卷下·一四·一○)...(经名)佛说阿阇世王授决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阿阇世王以灯华奉佛授成佛之记别。摄于方等部。...(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以经常生活在烦恼、束缚之中。 佛经里有段「赛月童子」的故事...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土的介绍,衬托出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摄受有情净土。其次...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疯人院、老人院、医院、火葬场。 2009年之春,特抽空专程就...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2.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对你的时候,你不但不烦我,而且喜欢我,这就是我得到的善果。...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而准提咒则是以实现现法乐为主。印顺法师在药师经讲记中提...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 法师宣讲:...
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法相辞典】
【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p0774 瑜伽三十二卷十八页云:彼若于内入息出息;流转不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内身住循身观。若复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转断绝,作意思惟;尔时名为于其外身住循身观。若复于自临欲死时,而起胜解;或于已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或于未死入息出息,无有流转,而起胜解。由法尔故。尔时名为于内外身住循身观。
上篇: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 | 下篇:依邪行处引随烦恼有三种 |
【邪命】 从事不正当的事业来维持生活。...
仁王菩萨
性聪
觉
净业
无量四谛
三惑
还相
彼岸
金刚铃
持死人衣床塔下过戒开缘
阿阇世王授决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赛月童子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佛教常用赞偈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推荐】持诵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