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读仁王护国般若经而修之祈祷法。当日月、星辰、火水、大风、灾害、兵贼等七种灾难发生时,才行此法,但也可一生行之...(职位)密教行传法灌顶,灌顶终时,诵赞叹新阿阇梨德之文者也,最是名誉之役。...(1609~1681)清初僧。属日本黄檗宗。福建福州福清人,俗姓郑。字慧林。幼研习儒学,利智雄才;然视功名如浮云,心...阿黎耶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京声译。佛及难陀、阿难、罗云,亲送净饭王之丧,以彰孝道。...无量光,梵名 Amrta-prabha,音译为阿弭多钵罗婆野。又作甘露光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三科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佛教中对于宇宙万有的广略不同的三种分类,其中最略的是蕴,最广的是界,酌中的是处...梵语 tat-sabhāga。又作非等分、余有分。盖根、境、识三者互相交涉,各作其自业,称为同分(梵 sabhāga),又称有...金刚钩,梵名 Vajrāvku?ah,音译嚩日啰矩舍、缚日罗矩舍。西藏名 Rdo-rje lcags-kyu。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亦名:持故房与道俗治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持故房与道俗治法,僧房久故,治葺须人,前(差比丘修理房法)但薄...(经名)佛说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同本异译。说阿阇世王闻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得悟...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当扬名国际的影星,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无名问无明,世间种种犹如过眼云烟,如果心有佛...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界法师答: 我告诉大家一种观想的方法。人生是怎么回事,你...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的座右铭,也是其一生行化四方、扶危济困的写照。出家80余载,...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与恐惧中,自上世纪短短的一百余年间,世...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阿阇世王对大臣们说:拔祇国非常富庶,...
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
【法相辞典】
【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 p0774 瑜伽八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次依二种道,当知施设四种行相。云何依二种道?谓依见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设四种行相?一、应遍知行相,二、应永断行相,三、应作证行相,四、应修习行相。如是四种、三依见道,一依修道。入见道时,谛现观俱能遍知苦,断一分集,证一分灭。于彼一分能断证者、于修道中、为求无余断、及证故;如所得道,应勤修习。因修如是诸思择道、及修道故;永断余集,证得余灭。
上篇:依止成办所行清净作意 | 下篇: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
【邪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邪见是认为世间无生果之因,亦无可招之果,故为恶不足惧,为善不足法,此种见解...
仁王经法
叹德师
性机
觉不觉
净饭王般涅槃经
无量光菩萨
三科
彼同分
金刚钩菩萨
持故房与道俗经营二法
阿阇世王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各宗要略——三论宗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