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一、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二、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
四、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五、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六、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
七、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八、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义,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菩萨)菩萨名。大日经疏十三曰:憍都褐罗,译谓除疑也,或除垢也。常断一切众生疑惑,故以为名也。梵Kautūhara。...【颰陀罗】 大论翻云善守。思益云:若众生闻名者,毕竟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孤山云:贤守,自守护贤德,复守护...【聚心及散心】 p1297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聚心者:谓善心。此于所缘,不驰散故。散心者:谓染心。此与散动,相...(术语)真如之体离一切之妄染,谓之寂灭相。是十真如之无染真如也。...(1442~1527)为明清时代民间宗教无为教之开祖,其后我国东南一带之斋教龙华派亦推之为开祖。山东即墨牢山(崂山)...(名数)六群比丘外,有六群比丘尼,此恶比丘尼准于比丘之六群而立名,故不列别名。大方便报恩经曰:诸释女欲出家持...(术语)传法阿阇梨之异名。...即随顺众生根器之所宜。又顺应人、时、处所宣说之法,称为随宜所说、随宜说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中):“佛曾...【生住老灭非实物有】 p0479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以理推求生等实物,亦不可得。如是推求不可得者,谓若...【寂静作意】 p1018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寂静作意者:谓由此故;或有最初安心于内,或毗钵舍那,而为上首。...(杂语)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钩贯臂,下悬香炉,焚香于神...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上...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期卧病,不仅身体枯瘦、形容憔悴,甚至因无人看顾而污秽不堪,...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未有见效。请问法师是弟子不恭敬,还是方法不对...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禅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来到这个地方之前,你的本来面目是...问: 您在讲经当中,提到过做钝功夫,如拜《无量寿经》,一字一拜,具体做法可否讲得再清楚一点? 大安法师答: 读...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所提倡的禅。禅宗的...
觉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觉不觉 | 下篇:本觉随染二相 |
(术语)心身者,正实之果报也。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诸物,谓之依报。如世界国土,家屋,衣食等是。璎珞本业经上曰:凡...
憍都褐罗
颰陀罗
聚心及散心
真如寂灭相
罗悟空
六群比丘尼
传灯阿阇梨
随宜
生住老灭非实物有
寂静作意
臂香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如来禅与祖师禅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佛为病比丘洗浴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破除的是心中的执着,而不是破除相
大安法师:如何拜《无量寿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