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乘中之中乘也。谓开辟支佛觉悟之因行。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最初之发心,必依佛与声闻乘同,求自然慧乐独善寂者,示独觉之义,深知诸法因缘者,示缘觉之义,辟支佛具此二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比丘不以乞食如法自活,作不如法之事而生活,谓为邪命。此有四种:一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分别记】 p0384 佛地经论六卷十五页云:分别记者:如有问言:一切灭者、定更生耶?佛法僧宝、唯有一耶?如是等问...一般以极其下贱,称为底下。于佛教中,为罪业深重、多障碍之意,如底下凡夫,指最下之凡夫,即十信位以下之凡夫,而...【般剌蜜帝】 唐云极量。中印度人。怀道观方,随缘济度,展转游化,达我支那。乃于广州制旨道场,译首楞严。自...亦名:七毗尼、七药、七灭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若比丘有诤事起,即...患病之谓。单称病。众生之病皆由于有四大所成之有漏身。一大不调,生一百零一病,四大不调则生四百四病。病起之因缘...(人名)贫人之名。供养一燋木于佛,受当来成辟支佛之记别。见百缘经三。【又】婆提比丘之名。【又】(地名)又作伐...【鬼辩婆罗门】 p0909 西域记八卷九页云:建击犍椎窣堵波北、有故基,昔鬼辩婆罗门所居处也。初此城中、有婆罗...【正信能越暴流】 p0505 瑜伽十八卷五页云:云何正信能越暴流?谓如有一为欲了知诸欲过患,听佛所说,若弟子说,所...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杂名)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于元世祖至...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南...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候,你发出了殷重的忏悔之心,原来得病可能就是杀生吃肉太多了...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不...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 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辟支佛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辟子佛因缘论 | 下篇:辟支迦佛陀 |
释尊五时说法之第三时,此时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的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
邪命
分别记
底下
般剌蜜帝
七灭诤法
病患
跋提
鬼辩婆罗门
正信能越暴流
十七地
元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推荐】佛法初识

业障很重,但不妨碍往生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