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Karmasthāna。心业止住之处。即入定而使心住于一境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唯愿佛日,令我观清净业处”是也。是虽与禅定粗同义,然中国日本等,多不用此语。净影观经义疏上谓“余妙净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善导观经序分义二谓“言教我观于清净已下,正明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皆以清净业所感之处所之意解之,谓为净土之异名。然按梵语业处,无业所感处之义,且观现今缅甸等南方诸国,称为伽楼摩须德跋那 Karmasthāna,其法盛行,乃知从来之解说未了。业处者,虽为欲得涅槃而修之,然非广开说法之法,为秘密传之者,故重师资相承,称其师为业处阿阇梨Karmasthāna-ācārya,其传授之仪式,颇为庄重。于坛上安业处佛(菩提树下入定之像),于下坛之两端,各点五个烛,中列盛白色香华之五枚钵,由左方顺次供养之于佛、法、僧、业处佛,及业处阿阇梨。次唱偈,次第礼之。从阿阇梨承业处之法后,默坐静心意,遂至生舍喜Upekṣāpriti 云。此南方诸国所行之一种禅法,不独僧侣,即居士间亦相传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盲人妄以一己之印象,表达对乳色之认识;比喻外道固守偏执,永远无法理解佛法真谛。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载,诸外...(术语)自诸法实相上言之。罪福皆无定实之主,平等空寂也。观普贤经曰: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维摩经不...谓诸菩萨为救渡众生所示现之二种善巧方便。据地藏十轮经卷十所载,即:(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经名)八卷,赵宋法天译,正法念处经之抄译。...(职位)七僧之一。法会之式,于场传达愿文等之僧也。...禅林用语。又作抹挞、抹搭。有三义,即:(一)睡眼惺忪之状。(二)变心之意。(三)憨痴、无分晓、狼藉等之意。景德传灯...阿弥陀经中之一句,乃表示往生净土之因行。执持,固执不动之意。意即专心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阿弥陀经(大一二·三...(术语)定之名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者,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牢固,如须弥山。...禅林用语。贬指不灵活、暮气沉沉之修行者。为责骂修行僧缺乏气魄之语。从容录第八十则(大四八,二七八中):“牙云...以意识为近缘所生起之十八种受。全称十八意近行受,略称十八受、十八意行。即喜、忧、舍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行于色...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出现于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犹如日出现于世间,照临万物,令一切幽暗...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你对着电脑的时间太久了!上班族除了注意劳逸结合,还...问: 请问法师,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大安法师答: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此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乃是从空...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句,西一句,他留有长发,满脸尘垢,破破烂烂的衣裤,穿上一双...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愿还乡。 何时得受...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请师父开示! 答: 杀、盗、淫、...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
业处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业报差别经 | 下篇:业贼 |
【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有异熟?答:相、通二种。...
盲人说乳
罪福无主
方便二种相
妙法圣念经
堂达
末达
执持名号
安立三昧
得恁软顽
十八意近行
日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如何生起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禅师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