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七僧之一。法会之式,于场传达愿文等之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竺佛念译于姚秦建元十二至十四年(376~378)。又称菩萨璎珞经、璎珞本业经。或单称璎珞经、本业经。乃叙说...又作苾刍律仪。即比丘之具足戒。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四提舍...(经名)七卷,陈月婆首那译,五部般若之一。大般若第六会之别译。...又作扪象、众盲(群盲)评象。即众盲唯摸象体之一部分,因而各执异说。以此比喻外道、异学之徒不知一切法之实义,而...(术语)佛制定之法律为禁非戒恶者。三藏中律藏专明之。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教相门与观心门之并称。全称教门观门。简称教观。为天台宗就教义理论与修行实践方法而分判之二门。佛教圣典之各种说...(人名)唐雪峰义存禅师,姓曾氏,有曾郎之称。...(杂语)七觉支,八正道之行法也。...乃唐代善导大师著述之总称。即:观经玄义分一卷、观经序分义一卷、观经定善义一卷、观经散善义一卷(以上谓四帖之疏...(譬喻)师成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百十二曰: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有...毗琉璃,梵名 Virūdhaka。又作毗流离王、毗卢释迦王、琉璃王、琉璃王。或称恶生王。北本涅槃经卷十六称为琉璃太子...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们曾经有很多次的生命经验,历代祖师圣贤基本上把我们内心世界...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何为其然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观世...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那些卵石,慢慢曲流而下,如此的情景让人感叹:人有时候不如水...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华经》。听闻此经后,再如理思维,这样就可以接近诸佛的智慧。...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样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这个境界不需要去追...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我盼挽回青少年问题,著作《青少年的觉醒》这本书:主要有二个目的:一是激励有志向上的青少年,支持你们,更上一层...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面两句话,对...
堂达
【佛学大辞典】
上篇:堂司 | 下篇:常塔 |
不妄示于人之切要法门,指密教所修之加持、祈祷等法。[法华经方便品、维摩经观众生品](参阅“修法”4044) p426...
菩萨璎珞本业经
比丘律仪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
摸象
禁戒
教观二门
曾郎
七八行
九帖
师匠
毗琉璃王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修行的三点开示
青少年堕落犯罪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