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师成弟子之三学,如工匠之成器,故譬之为匠。大宝积经百十二曰:“无量禅定福德业成,善寂调心,以为师匠。”有部毗奈耶四十曰:“汝等当觅上好师匠。”演密钞四曰:“匠是工匠,如世工匠能匠成诸器,阿阇梨法匠,能匠成三乘三学法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粥饭了,挂钵于钩也。因之禅僧止住于他寺曰挂钵。又曰挂搭,挂锡等。...一切烦恼,由其生起之相上说,分为二惑。 一、见惑 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之计断计常,乃...(术语)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于见闻疑三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为...唯识家所说五果中之等流果,以性质而别,又可分为如下三种:(一)真等流,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所引善、恶、无...(界名)刀剑之山,地狱之难处也。千手经曰: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往生要集上本曰:牙如剑,齿如刀山。...略称出世禅。三种禅(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之一。指发无漏智之禅,共有四种,即:(一)观禅,有九相、八...(杂语)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曰:造厕除众秽,后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无不欢。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图像)宋太尉吕惠卿,游五台山,见一童子。体黑被发,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亦名:诸说戒法篇叙意生起 子题:万行之本、摄济之缘、随务益业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夫道假缘修,业由因积。故能...十五智德与十五断德。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大一二·四八一中):“譬如月光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渐渐...【六顺明分想】 p0306 集异门论十六卷一页云: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十小咒...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升华出来的。从苦谛,一切众...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苏东坡自己只说有妾数人,有人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无明烦恼的执著,才有色,受...
过去有一个妇人,常常很自信地说:我不会遗失任何东西。一天,妇人的儿子想要测试母亲所言是否真实,便悄悄将母亲的...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怎样讲?是指关于耳根圆通一门呢?还是佛法一门?或是相比...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的凡夫,所以既不相信自已也不相信他人。如能相信佛法,便能化...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无有一人不想远离痛苦不幸。可是自从来到这个人世间,却屡遭怨...
师匠
【佛学大辞典】
上篇:师兄 | 下篇:师雨 |
唐代僧。善导之门人。郑地(河南)荣州人,俗姓孟。生卒年不详。幼而仁慈心厚,早有出尘之志。十四岁礼汜水等慈寺之...
挂钵
二惑
钵刺婆刺拏
三等流
刀山
出世间禅
设厕功德
衣蒲童子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第五叙意生起
十五智断
六顺明分想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七炉煮水的故事

转五蕴为五智

从不遗失物品的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