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于见闻疑三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为忆念忏悔云。旧译云自恣。使他恣举己愆也。寄归传二曰:“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当名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旧云自恣者义翻也。(中略)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此有四义,即:(一)就字体而言,指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如摩多(母音)十二字、体文(子音)三十五字等各别偏立,...为佛像造型之一种。又作比丘形、僧形。即剃发、披袈裟之相。释迦十大弟子与地藏菩萨等之造像,皆作声闻形。 p6498...(鸟名)鸟名。同拘耆罗条。...【无明位有二】 p1070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页云:其无明位、复有二种。一、先。二、后。随眠位、是先;诸缠位、为后。...【大悲】 p0238 瑜伽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诸菩萨、于大苦蕴,缘十九苦,发起大悲。何等名为十九种苦?一、愚痴异熟...【福田】 p1282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福田者:摄受正见轨范净圆满德故。 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十五页云:言福田者:...(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三,出于经之第二卷。说火宅之喻。...(譬喻)水中之月也。以譬诸法之无实体。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界名)梵语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一指由西域或印度东来之异国僧侣,一指持戒清净(即修梵行)之修行僧。然至其后,亦渐用以泛指一般僧人,盖以出家修...(印光大师校印本)...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净土十疑论...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
一个参禅开悟的人,他是要选择求生净土的,这是一个反证:如果他自称开悟,但并没有对净土产生信心,则证实他没有开...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警醒并共同戒杀生,虔诚...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法你就很清楚了。 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取吉祥卧安然示寂。而大师去后,其思想与事...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出来?就是因为有缠缚。所以我们跟已经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个差...
钵刺婆刺拏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钵盂 | 下篇:钵底婆 |
梵语 svabhāva-vikalpa。三分别之一。又作自性思惟、任运分别。于心识之认知作用,指任运觉知现在所缘之境,稍加推...
半字满字
声闻形
拘耆那罗
无明位有二
大悲
福田
譬喻品
水月
等流相续
地狱
梵僧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念念不离阿弥陀佛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心识如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