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自诸法实相上言之。罪福皆无定实之主,平等空寂也。观普贤经曰:“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如是。”维摩经不二品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与福无异。”法华经提婆品曰:“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声闻独觉有无余涅槃】 p1395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设彼非有?有处说彼都无涅槃。岂...【如来灭后若有若无等皆不可记】 p0585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谓如来灭后,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皆...【唯识五位】 p1008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朝廷赐与高僧大德之紫色袈裟或法衣。又称紫服、紫袈裟。唐代载初元年(690),则天武后以紫衣赐予重译大云经有功之...(术语)有佛性,依之而发大行,感佛果,谓之行佛性,虽有佛性,但具其理,无起行之用,谓之理佛性。是法相宗所立。...【利慧】 p0703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利慧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 二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指师徒之法门相承,而以人体之血脉相连比喻之,表示不绝之意。故法门相承,又称血脉相承。师资相传系谱之图表,称血...梵名 Vai?esika-sūtra。凡十篇三七○颂。音译吠世史迦萨多罗、吠世师迦经。为印度六派哲学胜论(梵 Vai?esika)学...(仪式)诵神分已,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表白有六事:一先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圣灵之菩提。四...(术语)禅宗以心传心之宗曰教外,依自余佛之声教之宗云教内,...欲界的诸天。欲界共有六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因共有六重,故又名六欲天...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品中一个所谓的真实镜头。生生扯破黑熊的肚腹活取胆汁,为的...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是圣贤。然而犯错之后不能悔改,却用另外一个错误来消极的处理...
虚老开示说: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悲心有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 文昌帝君...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道? 有一次佛问比丘:怎么才叫不放逸修死想?有一个比丘说:...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修罗? 君不闻佛口蛇心的故事吗? 佛口蛇心,这话怎讲? 这是丁福...
罪福无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罪福 | 下篇:罪福簿 |
念佛,是忆念所归依的无上正觉者之意。在修持上,用这样一心忆念佛、明记不忘的法门,就可以达到正念现前。早在《阿...
声闻独觉有无余涅槃
如来灭后若有若无等皆不可记
唯识五位
紫衣
行佛性
利慧
血脉
胜论经
神文表白
教内
欲天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人生三论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早晚会成功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