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会修毕时之读经。是曰散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538~597)为我国天台宗开宗祖师(一说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隋代荆州华容(湖南潜江西南)人,俗...【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p108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诸有现前爱非爱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1686~1734)清代净土宗僧。莲宗第九祖。江苏常熟人,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世代习儒,夙有出尘之志。十五岁出...(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界名)Yāma,具曰须夜摩Suyāma,苏夜摩。欲界六天中第三天名。旧曰焰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八位之尊。密号曰摧障金刚。四缘觉之一。又曰圆轮辐辟支佛。轮辐者,观十二因缘之轮...【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p0312 摄论二卷二十七页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三法能断一切胜妙淫欲贪缠】 p0225 瑜伽九十八卷二页云:复有三法,尚能断除一切胜妙淫欲贪缠;况乎鄙劣诸欲贪缠...【百行】 p0635 瑜伽五十三卷三页云:复次当知由百行所摄而受律仪。谓于十种不善业道,少分离杀,乃至少分远离...(名数)四念处为所观。观练薰修四者为能观。能所合而为五种。...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相的裴休。 裴相国镇宛陵,建大禅苑,请黄檗说法。由于黄檗酷...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 六...问: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净法师答: 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感应故事,今天写下来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念佛人,不要有丝毫怀疑...
问: 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的往生条件是信愿持名,主要要靠信愿...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牛羊之地,在夏天时节,天天闻到鱼的腥味,而肉档的刀声,也清...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走路,你的一举一动,三千威仪一一威仪当中还具足很多细行。...
如果从《弥陀要解》的标准来看,念佛人临终的时候,他不是马上提起佛号,不是的,他要先调整心态。他要怎么样呢?法...
散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散业 | 下篇:散乱 |
烦恼所知二障: 一、烦恼障者, 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
智顗
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实贤
十世界
夜摩
轮辐辟支佛
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三法能断一切胜妙淫欲贪缠
百行
五种禅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禅不在文字上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慈悲心与恶风水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