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二卷二十七页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贵摄故;大生摄故;大朋大属之所摄故,广大事业加行成就之所摄故;无诸恼害性薄尘垢之所摄故;善知一切工论明处之所摄故。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有际底也。心地观经四曰: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本化”之对称。谓垂迹之教化。初地以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应化身,以化导众生。又以法华经可分...谓根性愚昧迟钝。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诽谤法华经者将获诸罪,其中,若生为人则诸根闇钝,盲聋背伛;有所言说,无人信...Chang'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染污末那伏断位次】 p0878 成唯识论五卷二页云:此染污意,无始相续,何位永断,或暂断耶?阿罗汉、灭定、出...【本地分十七地】 这是《瑜伽师地论》全书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师地论》前五十卷的内容,此...(物名)又作安缮那,安禅那。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似金...(杂语)Lakṣā,译曰紫色。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沙,讹也。应云勒叉,此译云紫色也。...(名数)晋道安净土论所说。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三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即新学天台者所应习读之四种书。(一)法界次第初门,又称法界次第,凡六卷,解说天台宗所习用之名目法数。(二)四教义...杂者,杂乱之义;染者,污染之义。合杂乱和污染,即指烦恼,通于善、恶、无记等三性,为一切有漏法的总称。参考三杂...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若...袈裟是梵语,到了晋朝葛洪撰写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罗沙曳,义译是浊、坏色、不正色、赤...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做出种种失常的行为。醉酒其实是酒精中毒,重度...
坐落于安徽含山县褒禅山的千古名刹褒禅寺,云雾缭绕,庙宇如林,巍峨壮观;寺内飞檐流角,明柱斗拱,古色古香。住持...「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么? 慧广法师答: 佛教有一本经叫《不食肉经》,全名《一切智...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背着大包小包的衣物旅行,不禁想到:这些愚人,把精力全放在穿...
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法相辞典】
【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p0312
上篇: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 下篇:六波罗蜜多互相决择 |
【僧伽罗】 西域记:唐言执师子,非印度境,是南海路。其祖擒执师子,父杀应王慕,王畏暴逆,重赏远放,船漂宝...
尽未来际
迹化
闇钝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
染污末那伏断位次
本地分十七地
安膳那
罗差
三不成
新学四书
杂染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袈裟的含义与功德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