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心王】 唯识宗所立五位法中的第一位法,又称心王法,相对于心所有法而言。此为心的主要作用,是精神作用的主体。...为金刚法界宫与光明心殿之合称。前者为宣说大日经之会座,后者为宣说金刚顶经之会场。两者合之,即指法界宫中之光明...(经名)一卷,宋法贤译。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有见】 p0536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有见?答:眼所行义。一蕴一分是有见。 二解 显扬...(一)指禅宗初祖菩提达磨。(参阅“菩提达磨”5207) (二)清代临济宗僧。四川人,俗姓丁。号剑端。嗣月幢彻了之法。...(经名)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1601~1687)清代僧。燕京西山人,俗姓贾。世称阿王老藏,或阿旺老藏。十岁时,入崇国寺为沙弥,十八岁受具足戒,...醍醐,系由牛乳炼制成之酥酪,为世间之无上味。以“醍醐灌顶”一语比喻以智慧输入于人,则能消灭无明烦恼,令得清凉...【无相三摩地】 p1074 如三三摩地中说。 二解 此菩萨所修。瑜伽四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谓诸菩萨、...(物名)长明灯,一作长命灯。祈愿长命之意也。...【尼波罗国】 p0534 西域记七卷十九页云: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在雪山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山川连属,宜谷...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继续,明天用不好,后天再努力,直到做好为止。什么时...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的日子过久了,心里有点烦闷,很想轻松一下。 有一天国王心血...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一天,戏...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家?有的人虽然辛劳工作,却赚钱有限;有的人工作轻松,却进财...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 当我们选择了净土一法之后,那怎么在修行上落实?在...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和尚坠江后被人从采石矶捞上,即安置在小九华寺内,故寺内建有...
染污末那伏断位次
【法相辞典】
【染污末那伏断位次】 p0878 成唯识论五卷二页云:此染污意,无始相续,何位永断,或暂断耶?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阿罗汉者:总显三乘无学果位。此位染意,种及现行,俱永断灭;故说无有。学位灭定出世道中,俱暂伏灭;故说无有。谓染污意,无始时来,微细一类,任运而转。诸有漏道,不能伏灭。三乘圣道,有伏灭义。真无我解,违我执故。后得无漏现在前时,是彼等流;亦违此意。真无我解,及后所得,俱无漏故;名出世道。灭定既是圣道等流;极寂静故;此亦非有。由未永断此种子故;从灭尽定,圣道起已;此复现行。乃至未灭。然此染意相应烦恼,是俱生故;非见所断。是染污故;非非所断。极微细故;所有种子,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势力等故;金刚喩定现在前时,顿断此种,成阿罗汉;故无学位,永不复起。二乘无学回趣大乘,从初发心至未成佛,虽实是菩萨;亦名阿罗汉。应义等故;不别说之。
上篇:染净心证 | 下篇:后起 |
(仪式)昏晓两时鸣大钟一百八声,自百丈之清规为始。后世略之,有唯于晓时鸣百八声者,有鸣于昏晓者。但元朝之晓,...
心王
秘密法界心殿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有见
达祖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老藏
醍醐灌顶
无相三摩地
长命灯
尼波罗国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鞋匠变国王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何要强调专修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