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宋法贤译。帝释与修罗战败求救,佛为说咒与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漏因】 指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如五戒十善为善法之因,五逆十恶为恶法之因。此亦相当于四谛中的集谛。...(440~465)即北魏第四代皇帝拓跋浚(452~465 在位)。鲜卑人。继太武帝之后,于兴安元年即位。改太武帝之废佛政...劫有过、现、未之分,现在的大劫叫做贤劫,过去的大劫叫做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做星宿劫。...又称关中四杰。后秦时,译经大家鸠摩罗什(344~413)门下约有三千弟子,其中道融、僧睿、僧肇、道生、昙影、慧观、...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此外,“钻火得冰”一语则比喻因果不...【贪火】 p0977 集异门论五巻三页云:贪火云何?答:谓于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乐,迷闷耽嗜,遍躭嗜内...梵语 hrd 之音译。又作肝栗大、干栗多、诃栗多、干栗太、矣栗驮、污栗驮、干栗陀多。或为 hrdaya 之音译,又作讫利...(术语)迷惑转倒之情念也。凡夫不能认识万有之实相,执有为无,计虚妄之假相为有,妄念不绝也。转变无常不可依,譬...【分位所作变异】 p0385 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内事分位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从少年位乃至...【福智】 福德与智慧的并称。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行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亦名:制听事法 子题:制教事法、可学事、可学法、听门事法 戒本疏·持犯方轨:“次对作持。亦就制听,以明持相。(...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一位尊者,拥有无量金银珠宝,万贯家财,虽然富有,却悭吝犹不...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们会认为他是个有福报的人,确实一个人有足够的财富,有一定的...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农夫耕作时,就把一、两岁的小孩带出去,放在田埂上,让他受...在一个寂寞的秋天的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问: 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心是无形...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依攀缘而为自性,必须依赖攀缘某一种事物才...
消除一切灾障宝髻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消灾咒 | 下篇: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 |
(书名)一卷,圣者郁楞迦造。明十二因缘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
有漏因
北魏文成帝
过去庄严劫
关内四圣
钻水求酥
贪火
汗栗驮
迷情
分位所作变异
福智
作持制听事法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我所鸟

真正有福报之人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推荐】人生的真相
印光大师:劝病苦念观音圣号
心怎么会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呢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