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内事分位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从少年位乃至老位,诸行相续前后差别,互不相似。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此内分位,前后变异;现可得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乾闼婆】 或犍陀罗。净名疏:此云香阴,亦云陵空之神。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天主幢倒乐神,在须弥南金刚窟...【诸有为相】 p1348 俱舍论五卷十二页云:诸相者何。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术语)Namas Namb Namo,梵语曰南无。译曰归命。有三义:一,身命归趣于佛之义。二,归顺佛之教命之义。三,命...【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p0014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令住不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指居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门之二守护神。全称门门二守护。一为不可越守护门者,二为相向守护门者。前...(菩萨)Vajragarbha,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之一。华严经说金刚藏菩萨十地品。此菩萨明王,现忿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直言说】 p0832 瑜伽九十二卷三页云:直言说者:谓诸听众,默然而住;如说法师,宣说正法。...唐代禅僧。生卒年不详。幼年出家,参南泉普愿,嗣其法。初住长沙鹿苑寺,其后居无定所,但随缘接物,随宜说法。复住...(术语)五戒十善等善事之作业也。...(书名)又名二十述记。二卷。法相宗慈恩着。释唯识二十论。...(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普贤行愿品...【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在生...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回忆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缘的是三宝清净...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人吃长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了,不吃肉就不能下饭,再加...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不胜枚举。但是,也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无所作为,未见成就,...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 每天忆念财富,心就和财富相应,从而寻找并践行一...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僧和俗的关系。 昨天有介绍,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共同构成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法源寺方丈一诚长老一期报尽, 双林潜影,世缘已毕,所作皆办,于2017年12月21日(岁次...
分位所作变异
【法相辞典】
【分位所作变异】 p0385
上篇:分别所缘 | 下篇:分别自性缘起 |
形容佛法之微妙幽玄。盖佛法道理之微妙幽玄乃独立无倚而无任何其他可堪比对之绝待关系。碧岩录第十六则(大四八·一...
乾闼婆
诸有为相
归命
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观照
二守护
金刚藏菩萨
直言说
景岑
善业
二十唯识论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学常见辞汇(四画)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灵山只在汝心头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