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佛菩萨等尊贵之容貌也。往生要集上本曰:“跪七宝阶,瞻万德之尊容。”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子题:非威仪、非余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作是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将不犯以望犯,不犯是犯义余。但以不依不犯...(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 释迦...西元前三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恒河流域,为雕刻法敕(梵 dharma-dipi,巴 dhamma-lipi)所建之圆形石柱,至...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称螺髻梵王,或螺髻梵。曾于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净心诫观法卷上(大四五·八二三上):“德...(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极沉下】 p1196 显扬七卷十四页云:极沉下者:如有一人、无惭无愧,悔心微劣,其性慢缓;于诸学处、慢缓修习。如...(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圆觉经五名之一。圆觉经所说之行法,甚深秘奥,统摄万行,为秘中之最秘,故称秘密王。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称之。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发生二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因主张不同而引起之论争。龙树、提婆之教系,...【四缘说能归依】 p0452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总觉得有人给他设陷阱。 张三怎么这样?李四连一点道德...睒,是个孝顺的年轻人,他的父母年纪都很大,而且双目失明;为了让父母安详度过晚年,也为了找一处清净的地方修行,...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从各地而来的法师与居士都到寺院来共襄盛举。 法会的前一天...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
佛号虽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却不肯念,不仅是今生有罪恶疾病的人不肯念,就是宿世有点善根的人也不肯念。这真的就是...
尊容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尊星王 | 下篇:尊悟 |
【唯希活命而求出家】 p1009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唯悕活命不为涅槃而求出家?谓或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
作如是因缘非余非威仪
眷属
阿育王石柱
螺髻梵王
唯识导论
极沉下
三僧祇百大劫
秘密王三昧
四处六会
空有论争
四缘说能归依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这样的「陷阱」反而成为我们的「加持力」
一箭三命
如何在生气时还能心存慈悲心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河边的苹果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