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称螺髻梵王,或螺髻梵。曾于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净心诫观法卷上(大四五·八二三上):“德如螺髻梵,去处见西方。”[维摩经佛国品] p65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声闻戒虽制境理实制心 子题:菩萨戒、声闻戒 资持记·释受戒篇:“问:‘戒本防心,何须制境?’答:‘机分大...又作四不坏信。谓归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 p1758...十二入之一,即意识所缘的境界。...【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页云:问:是五事中,信等诸法,用何为自性?以何为所缘?于...(人名)宋静江(现广西临桂县治)人,姓冉氏,号佛国禅师。云门宗法云法秀之嗣,住汴京法云寺。撰续灯录三十卷,又...指不思议薰与不思议变。薰,薰炙之义;无明薰习真如而生妄法,称为不思议薰。变,转变之义;真如之心受无明所薰而转...【记说】 p093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四页云:记说云何?谓诸经中、诸弟子问,如来记说;或如来问,弟子记...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佛云:念行大慈,安立众生。 佛云:...(杂名)数名。颂疏世间品曰:十大三摩钵耽为揭底。六十数之一。Gati。...(术语)悉昙之阿等十二摩多或十六摩多,是助成字义者,故谓之字缘。迦等三十五字或三十六字是字之根本,则谓之字界...位于韩国江原道淮阳府东方,临日本海,为韩国第一名胜。相传为华严经中法起菩萨之住处,故世人尊为灵山。全山分内、...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大佛顶首楞严咒...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中僻静处补旧衣。当时,有一万位梵迦夷天人...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说言五欲者,即世间上妙色声香味触等...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十四种无畏,三十二应身呢?这个是无尽意菩萨来请法。以何因缘...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但是真正要修行很为难。较早的人善根较好,但很少出家。现说释...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的心。有一次有位先生告诉我,他什么宗教都不信,他只知道宗教...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不能总是昂着头。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流水一样,善于便利万物...
螺髻梵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螺髻仙人 | 下篇:谤三宝戒 |
(异类)Unmada,又曰忧摩陀。鬼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忧摩陀,此云妖狂,亦是醉神者也。涅槃经疏七曰:优摩陀,能...
菩萨戒从心制声闻戒从境制
四坚信
法入
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惟白
不思议薰变
记说
通说
揭底
字缘
金刚山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为何名为观世音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