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更不说有余大师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达于空理而为诸善事也。维摩经菩萨品曰: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p0750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复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苦决定,三、空...(异类)魔界之女人也。楞严经六曰: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经名)一卷,失译。杂阿含本经中之撮要别译。...(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脱阇】 资中翻幢。熏闻云:阇,有作都音。引尔雅云:阇谓之台。而言脱者,积土脱落也。今所不取,盖是梵语故...天台宗说三藏教虽然精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事相之法门,但其理只属于偏真之空理,究竟的道理还很浅薄,故贬之为...(术语)离随染烦恼性质之纯真无垢智慧也。即三乘之圣智是。...亦名:偷兰遮忏法 子题:独头偷兰、上品兰、中品兰、下品兰、从生偷兰 随机羯磨·忏六聚法篇:“忏偷兰遮法。罪缘两...(杂语)释家跏趺而坐。使心入定。谓之打坐。...【斯陀含向】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欲摆脱苦难,发奋图强,天将大任于斯人也;一个民族处于苦难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佛法,青年时代能够剃发出家,在清净的僧团中过着以不自在为自...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工作的关系?请问是否应该在没有往生前成就一番世间的事业,还...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因为他前生积集的善业太大了,由于前生善业太强,所以今生事事...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
四缘说能归依
【法相辞典】
【四缘说能归依】 p0452
上篇:四种所应作事 | 下篇:四种能障断法 |
(术语)真言宗略普贤之十大愿而为五悔。又,除劝请加发愿而为五悔。...
慧业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魔女
杂阿含经
正受
脱阇
界内事教
无漏慧
忏偷兰遮法
打坐
斯陀含向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禅的妙用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万事有因,强求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