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贤愚经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曰:“昔宝镜王有二王子,兄云善事,弟云恶事。二人共入海求宝,弟窃刺兄眼,使为盲人,夺其财而还,后兄还国,眼目已愈,父王闻之大怒,欲罪弟,兄请免其罪。善事太子今释迦如来是也。恶事太子提婆达多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佛之德号也。无上无上之义。涅槃经四相品曰:无上上者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两部神道之对。神代不混外教,纯粹相续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其言曰神...【无所得相应四句分别】 p1094 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又复经言:无所得相应故者:若无所得,彼相应耶?应作四句。或无...【二种道】 p002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杂语)静虑之略字。采静之青,采虑之心也。...梵语 surā,巴利语同。又作苏罗、窣利。意译为酒、米酒、谷酒。即从谷物制成之酒。法蕴足论卷一载,若以米麦等物如...禅林用语。棰即鞭,摈即逐。意指对于犯重大恶事者加以鞭打摈逐。为丛林中之重罚。又作迁单,即开除之意。[敕修百丈...前言世间,明六凡因果。兹合世出世间,以明凡圣因果。惟但举其略,不加详及,故说十界业因及十界业果。言十界者,先...(术语)以途譬一义理也。安乐集上曰:径举大车,亦是一途。戒疏一之上曰:一途之释也。垂裕记一曰:义匪通方,故曰...【五种不敬信】 p0267 瑜伽十四卷十五页云:又为五种不敬信所执持者,心不调柔,不能生长诸善根本。谓于大师所说正...(术语)Āyatna,又作阿也怛那。旧译曰入。新译曰处。即十二入十二处等。俱舍光记一曰:阿耶怛那,唐云处,旧翻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大家要注意── 他说:十习因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及办事人员,他们日常要面对、要处理的事情可真不少,要能把...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就是有些东西在临终的时候会让你起颠倒的,有些东西会在...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心造业,将来一定会受果报,一点点都跑不掉。所以,我们一定要...
一问: 兵荒马乱的时候,幸亏老天的保佑,我们侥幸逃过了一劫,保全了生命,假若当时,盗贼在后面追杀,一步步迫近...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烦恼、痛苦与障碍,有来自生活与工作,也有来自家庭、身体健康...
善事太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善夜经 | 下篇:善施 |
【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p0988 瑜伽五十四卷十页云:问:欲色二界、实物有色、何差别耶?答:色界诸色,清净最胜,能...
无上上
唯一神道
无所得相应四句分别
二种道
青心
窣罗
棰摈
十界因果
一途
五种不敬信
阿耶怛那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忍无可忍需再忍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会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