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四卷十页云:问:欲色二界、实物有色、何差别耶?答:色界诸色,清净最胜,能发光明。又极微细。下地诸根,所不行故。又无有苦。依彼诸色,苦受不生故。欲界、不尔。是名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非业俱有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俱有法云何?谓思及非业俱有十一处少分:除意处。...(杂名)初禅天之梵王,一小世界即四天下之主也,二禅之梵王,小千世界之主也,三禅之梵王,中千世界之主也,四禅之...为越南早期佛教禅宗派别。又称竹林安子。越南诸王统中,以陈朝诸帝最亲近佛教。陈太宗在位,国内各驿亭皆安奉佛像,...(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唐代僧。俗姓杜,名叉。生卒年不详幼入道教,修其经法。后被推为洛都大弘道观主,号杜叉炼师。以其善通三玄、七略,...指自性、正法、教令三种轮身。又作三种轮身、三轮。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分为从果向因、从因至果等二种次第;于从果...道,与五道、六道之道同义;尘道,一般指秽土而言。依华严宗之意,尘为微尘,即十方虚空界一一微尘中皆有世界,称为...(术语)法华二妙之一。圆教之外,存藏通别之三教,以三教之粗,显圆教之妙,是名相待妙。泯三教而归圆教,妙之外无...【依出离忧】 p0768 显扬五卷十页云:依出离忧云何?谓卽于诸色,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知...亦名:小界、三小界 子题:随人坐处即为小界相、小界相、受戒小界、说戒小界、自恣小界、难事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1621~1684)清代曹洞宗僧。零陵(广西)人,俗姓蒋。字迳庭。十三岁,听永州(湖南)大定庵无学之教,二十七岁出...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可以和这么至高的身份坐在一起呢...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将木板穿了一个孔洞,而洞的大小正好可以...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禅有悟,正知正见。自古以来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触过佛法、修学佛...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的安乐;第二个是你的正确的思想,它产生永久的解脱。所以说,...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咒、礼佛、梵呗歌赞等法事。由于通过念诵仪轨可以祈望获得功德...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其师五祖法演曾谓之曰:住持此院,也...
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法相辞典】
【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p0988
上篇:欲界对治修果 | 下篇:欲色无色界无学补特伽罗 |
有生、有灭、有去、有来。视一切法有生灭去来,是小乘的妄见,若依中道的正见来说,则生灭去来本是如来藏,因为一切...
非业俱有法
世界主
竹林禅派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玄嶷
三轮身
尘道世界
相待妙
依出离忧
摄僧三小界
德宗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人生难得当精勤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