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三卷七页云:又于远离摄乐作意现在转时,能适悦身离生喜乐、于时时间、微薄现前。加行究竟作意转时,即彼喜乐、转复增广。于时时间、深重现前。加行究竟果作意转时,离生喜乐、遍诸身分,无不充满;无有间隙。彼于尔时,远离诸欲,远离一切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于初静虑圆满五支,具足安住。名住欲界对治修果。名随证得离欲界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涅槃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杂名)独房也。头首知事退职居于独房及名德之居于西堂,首座之居于独房者,皆称单寮。单身专寮而无同舍者也。见象...(名数)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之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何等发起无记?谓彼所摄受诸心心所法。所发身业语业。...(人名)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术语)非有情数之对。谓摄于有情之类者。毗婆沙论十三于有执受之有情数(有感觉之有情数),无执受之有情数(无感...(物名)入香之器。敕修清规念诵曰:烧香侍者捧香合。...【三界死位几根后灭】 p0217 俱舍论三卷十四页云:何界死位,几根后灭?颂曰:正死灭诸根,无色、三色、八;欲顿、...本业经所说的六种观法。 一、住观,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一切万法性空之空观; 二、行观,别教之菩萨...【四种菩萨行】 p0447 显扬三卷五页云:论曰:菩萨行者:谓四种菩萨行。广说如经。一、到彼岸行。谓十波罗蜜多,总...(术语)究摩罗浮多Kumāra-bhūta之讹略。译作童真、童相。称八地已上之菩萨。玄应音义三曰:鸠摩,正言究摩罗浮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现代职业人士及年青人常见的身体疾病有颈椎病、腰椎病、胃病、脂肪肝、眼病、前列腺炎、痔疮等,而这些疾病大多与不...问: 据说葱蒜有防癌作用,净业行人能否食用? 大安法师答: 葱蒜等属于五辛,佛的制教是不许可食用。何以故?荤辛...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 宏海法师答: 十法界成形的原理是...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自然发心也就不同。就希求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而言,...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金色身净如山王,奢...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个人不到处宣传自己的功德,一切...虚云老人在《复星洲卓义成居士》中,谈到关于静坐的法要,恭录如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承问关于静坐之事。云亦是门...
欲界对治修果
【法相辞典】
【欲界对治修果】 p0987
上篇:欲寻自害 | 下篇:欲色二界实色差别 |
【增上戒障】 p1314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增上戒障?谓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获得,或有所言,广说一切...
戒是无上菩提本
单寮
行四依
发起无记
阐陀
有情数
香合
三界死位几根后灭
六观法
四种菩萨行
鸠摩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教四威仪与身体健康
据说葱蒜能防癌,净业行人能否食用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