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五页云:论曰:菩萨行者:谓四种菩萨行。广说如经。一、到彼岸行。谓十波罗蜜多,总摄说为到彼岸行。皆是大乘出离义故。二、遍觉分行。谓三十七菩提分法,总摄说为遍觉分行。如实觉了一切所知义故。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摄说为神通行。皆为引摄所化有情界,令生恭敬,入圣教义故。四、成熟有情行。谓四摄事,总摄说为成熟有情行。若已入圣教所化有情界;以财法二种摄受义故。此中财摄者:谓助摄受。方便令成熟故。法摄者:谓正摄受。转及随转,方便令成熟故。如是四摄事,依五种摄行,说为摄事。五摄行者:一、令附已摄。二、令受善摄。三、令起善正勤摄。四、令善成熟摄。五、令善解脱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仪式)即三时讽经之日中也。...佛的应身度生机缘尽了,便示现灭度,叫做涅槃佛,为华严经所说十佛之一。...(术语)谓本有与修生也。本有者,谓凡夫圣者,本来法尔,皆具足无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谓由观行之力开发其...子题:灭业有二、生死有二种、无学果、地前三贤、三贤位 济缘记释云:“初小乘灭相。分入圣即初果,言 灭有二 :生...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二载,比丘若有所求,以种种物赠予在家人,使得物者欢喜,产生报恩之心,不得物者闻之...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日本佛教所用袈裟之一。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任何一种所制成者,不似衲袈裟之杂缝他色,而唯有一色。又作一色七...(杂名)喜见城外角有善法堂,诸天集此商量四天下之善恶。...全一卷。乃我国初期禅宗史传书之一。于巴黎图书馆所藏有二种(伯希和第二六三四号、第三五五九号),前者收录于矢吹...【六识通三性摄】 p0307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术语)罪恶之所作。为感未来苦果之因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罪业因缘故。失乐及乐想。...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们希望这一念心不贪求世间五欲的境界,专心来忆念这个佛...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老每个禅七开示时都到禅堂讲开示。此文根据本老第三个禅七开示...
从今已后应作厕屋,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开风道。作法者,若作坑、若依高岸、若坑底有水出者,当使净人先起...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
四种菩萨行
【法相辞典】
【四种菩萨行】 p0447
上篇:四种检行定 | 下篇:四种解了行 |
(物名)机台等之足造为花形者。于佛前安经等。...
日中讽经
涅槃佛
本有修生
理忏灭业义
污家
大悲三念住
平袈裟
帝释善法堂
传法宝纪
六识通三性摄
罪业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何不往生兜率疑
慧律法师开示录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