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之五者,为依无明与业过去之因而显之现在之果,故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取支】 十二因缘的第九支,取以爱为缘而生起。少年年岁渐长,贪欲增长,由爱而取,周遍驰求,执著不舍。《涅槃经...(名数)于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三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职位)虽大方之尊宿,若住持能以礼致之,亦可充此职。是云退位为人。退位为人谓之却来首座。却来者,洞家之奉唱。...指佛、菩萨之济度利益众生。又作利物(以一切众生为物)。乃利益众生之略称。俱舍论实义疏卷一(大二九·三二五中)...【经行】 p1255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术语)以念佛三昧为经之宗也。即弥陀教(弘愿)之经宗是。...(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体,具无量无边之性德也。起信论曰: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相比量】 p0834 瑜伽十五卷十一页云: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故...(书名)杂者,杂糅之义,谓于本论杂糅解释也。即法胜阿毗昙心论之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1032~1085)北宋儒者。洛阳人,字伯淳。谥号“纯公”。世称明道先生。与弟程伊川(程颐)并称二程子。进士及第之...(名数)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佛说盂兰盆经...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依此心;若离此心,无别有法。因心即果觉,无二无别,但用此...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萨、成佛。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怎么能杀害众生,并且...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真就类似于那个水,妄就类似于那个波,波涛或者一块冰。但...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忧罗公的长者前来顶礼佛陀,并且禀告佛陀:我现在年老多病,非...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仙家时常回来不让人睡觉。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要知道,我们...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受持戒律,日以礼忏为务,常诵万五千...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这个地方做一个结劝,说这个眠为大暗。这个睡...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也就是说,到底佛菩萨的加持力是不是...
现在五果
【佛学大辞典】
上篇:现在世 | 下篇:现在有体过未无体 |
(故事)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
取支
佛具十身
却来首座
利生
经行
念佛为宗
相大
相比量
杂阿毗昙心论
程颢
十识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吃素放生的真义何在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身病心不病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