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nyasīdat-paryavkam ā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结加趺坐、结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结坐。...(术语)观世音之密号也。观音之眼相,为青莲慈悲之容,多罗尊自此处出生。要略念诵经曰:开敷妙觉光明眼,修广犹若...八不即中道,即遮止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四双八计所发起无所得中道之理。又作八不中观、八不正观、八不缘起、无...(经名)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四分,寺内徐行者,不白失宿;若作意欲白,前人行疾出界,虽不白,不失宿,无罪。十诵,客比...谓如耳根。应说其相。...(人名)纪传不详。日本明匠略传引三国高僧碑曰:法润阿阇梨者,青龙寺东塔院义操和尚之付法也。又祖师慧果阿阇梨之...为达磨四行观之一。谓众生本无我,皆由业所转,苦乐兼受,皆从缘生;举凡胜报荣誉、哀苦忧恼等事,皆过去宿因所感,...(术语)Bhūta,已生之有情名为部多。俱舍论十曰:又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显已...中国佛教徒为使佛法永存,防止佛经被毁,仿儒家镌刻石经之例,把重要佛教经典刻于深山幽谷的摩崖上,或刻于石柱、碑...全一卷。又称金刚般若经鸠异。唐代段成式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所谓“鸠异”,即汇集遗逸异说者。全书收录唐代...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随着境界相动,遇着什么相动什么心...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读诵圣贤经典。 意为精明算计,不如老实积德行善。 害人谋取...周末,与父亲一同去登山。我们走到了山腰,便坐在凉亭里歇脚,悠闲惬意地欣赏着山间景色。 不远处,一位跛腿的男人...
今天学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题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会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所以佛教的修学跟一般的宗教,...问: 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命的人与老一辈的人,告诉我说,会犯煞!犯冲,会带来不如意,...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
经行
【法相辞典】
【经行】 p1255
上篇:微俱行不善根 | 下篇:种姓 |
【具分障】 p0823 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具分障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于诸菩萨种姓法中,具为障故。...
结跏趺坐
莲华眼
八不中道
佛医经
忏僧残波利婆沙界内见僧法
耳处
法润
随缘行
部多
中国佛教石经
金刚经鸠异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人生十不如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净界法师:修道宗范
看护病人会犯煞犯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