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杂者,杂糅之义,谓于本论杂糅解释也。即法胜阿毗昙心论之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禅林中属于寺院所有而可供使用之器物。禅苑清规卷三(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寮舍、门窗、墙壁、动用什物,逐...(杂名)林葬之处,定一林为墓所,运死尸而弃于此,饲诸禽兽也。梵语尸陀,尸陀Śitavana,其林幽邃而寒故。又横死...又作无漏五蕴、无等等五蕴(梵 asamasama-paca-skandha)。乃大小乘之无学位(最高之悟境),即佛及阿罗汉之自体所...(名数)法华经之七喻也。...【四苦】 p0399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二、断坏苦,谓由弃舍众同分死所...谓利他有“他利”与“利他”两种不同之深义。世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三上):“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资持记释云:“十不善道违理之业,体本是恶,三藏齐禁。然毗尼中但制七支,更增篇聚,故通二教。坏生掘地等,本非不...(人名)梵名婆薮槃豆,译为天亲。新译伐苏畔度,译为世亲。佛灭后九百年于印度阿逾陀国出世,造俱舍论唯识等大小论...(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五分法身之一。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称解脱知见身。又作解脱所见身、解脱知见蕴、解脱知见众、解脱知见品。...划分释迦一代之教法为三段,此乃日僧日莲依天台宗之五时教判,而主张以法华经为佛教之中心教理所立之名目。日莲将释...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日和尚陪虚公到海会塔,虚公说:菩萨呀,注意呀!金佛不度炉...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曾注释《华严法界观》,并出过一本叫《新意解庄子》的书。有...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毒素很多。比如现在动物肉里面有一种瘦肉精,这都是毒药啊!你...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生死之苦。分段就是六...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三界的妄想太执着会障碍你往生。 往生我们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
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
杂阿毗昙心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杂阿含经 | 下篇:杂染 |
(物名)冥土记人间罪福之金铁帐簿也。十王经注曰:二童子以亡人罪福诸业录金铁札奉见阎王也。...
动用什物
寒林
五分法身
七喻
四苦
他利利他
性通化制遮局制教
世亲
庄严
解脱知见身
一代三段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佛法的心要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